如果被朱棣得知自己集中力量對付朱高煦,那朱棣出動的兵馬數量恐怕就不是五六萬了。
李景隆沉下心來,諸將也不服氣的接令,命令明日要起夜趕路的大軍早早休息。
時間一點點過去,李景隆熬了一宿沒睡,一直在觀察地圖,想弄清楚朱高煦敢于用六千人對抗自己十一萬人。
從戌時四刻20點到寅時3點,他看了一夜才大致推斷出了朱高煦想要干嘛。
新城的六千騎兵數量雖多,然而卻不是破敵的主力,真正的主力是前番在圍攻壽光的三千火器營。
以渤海軍的馬步兵速度來看,即便是火器營,也擁有晝夜強行一百二十里的能力。
從壽光到新城,不過一百五十里路,也就是說如果這支火器馬步兵從昨日正午就加緊從壽光趕往新城,那大約在今日黃昏就能抵達新城。
自己這十一萬大軍如果要南下前往新城,卻需要七十里的路程,剛好一天。
等自己抵達新城,朱高煦的六千騎兵以逸待勞,火器營雖然疲憊,但他們只需要用火炮就能攪亂自己陣型,供渤海騎兵突擊。
“好小子”
解析了朱高煦的想法后,李景隆如釋重負,臉上甚至掛著一絲笑意。
盡管他已經下令全軍撤退,并決定先手解決朱棣,但朱高煦的這手一旦成功,雖不至于全殲自己十一萬兵馬,但最少會讓自己這部兵馬無力北上。
“想要阻礙我北上嗎”
李景隆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輕笑搖頭“小子意圖還是太明顯了,不過比遼東有了進步。”
他與朱高煦關系并不差,對于朱允炆武力削藩,他個人也不是很支持。
不過他畢竟是朝廷的曹國公,只要有取勝的機會,他不會坐視這對父子將戰事擴大。
“好了,撤軍吧。”
將手中教條丟到沙盤上,李景隆對擔心了自己一宿的兵卒們招呼起來。
不多時,漆黑的南軍營壘開始熱鬧起來,待到寅時四刻,七萬大軍開始出營北渡大清河。
他們松懈起來,負責留守的李堅也在李景隆走前,從李景隆那里聽到了朱高煦的謀劃。
聽后,他臉色凝重,不由得感嘆李景隆的選擇沒錯。
以渤海軍的火炮威力,破壞他們的長槍陣毫無問題,沒了長槍陣的步兵在平原上,對于騎兵來說不比抓豬容易。
“國公請放心,末將一定會死守營盤,固守不出。”
李堅對即將北渡的李景隆作揖,李景隆卻搖搖頭“不是固守不出,而是待機而出。”
“那渤海軍的火炮犀利,普通營盤難以抵擋,你要做的是疑惑他們,讓他們相信我大軍在此,如果他們不相信,開始發起強攻,你盡管撤往大清河北,截斷渡橋,等待我大軍擊破燕逆南下后,再重新收拾山東殘局。”
“末將領命”李堅作揖應下,李景隆見狀也安心率領俞通淵、平安等人開始北渡。
不得不說,他責令華北、山東諸城百姓不得出的軍令確實掩護了大軍北撤的舉動,可問題在于,朱高煦也從未想過要用六千人正面擊敗他的十一萬大軍。
“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
新城縣北的曠野,當朱高煦一身戎裝的站在陽光下,目光眺望北方時,他身后的徐晟也走了上來。
“殿下,若是李景隆黃昏前還不出現在這里,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走下一步了”
“嗯。”朱高煦應了一聲,不過徐晟卻道“下一步應該怎么走”
“傳令諸軍,明日入夜后,全部趁夜色掩護往諸城集合”
朱高煦瞇著的眼睛忽的睜開,嘴角勾勒一股笑意。
徐晟作揖應下,并轉身安排塘騎給各軍傳信,不過做完這一切后,徐晟卻不解道
“殿下,我不明白,這樣的態勢,那李景隆為什么不敢帶人來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