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幾人的話讓孟章等人笑了出來,瞬間沖刷了他們心中的沉重,最后還是徐晟笑道
“淮河的話,與黑龍江差不多吧,但長江可比黑龍江要寬,差不多有倍那么寬。”
徐晟的話還是說得保守了,這個時代的長江可比后世要寬,哪怕是從京城渡江前往江浦這一段,距離也足有八九里,下游的揚州府到松江府,更是可以達到夸張的四十余里。
朱高煦選常州府,是因為這一段有靖江這個被長江泥沙沖刷出來的浮島。
有這個浮島的存在,加上楊展他們的一百多艘船只,那完全可以在一個時辰內護送上萬人過江。
朱高煦不需要那么多,他只需要能在第一時間送六千騎兵包圍南京城,同時水師趁著夜色堵住南京通往上游的水路,那他就成功了。
“殿下,要渡過淮河,得先擊敗在那里練兵的盛庸,他手中有兩萬在京精銳和四萬訓練了半個月的屯兵。”
胡綸開口提醒,諸將紛紛降低了聲音,等待朱高煦說話。
只是面對胡綸所說的盛庸,朱高煦卻輕笑搖頭“我若全軍匯集,別說是盛庸帶著六萬人去云梯關阻礙我,便是我外公走出,我也全然不懼”
朱高煦的外公,自然就是號稱大明萬里長城的徐達。
他這話不是在貶低徐達,而是他相信眼下聚集在諸城的渤海軍實力。
加急訓練的六千遼南兵卒讓神機營人數達到了一萬五千人,除此之外再加上女真八衛的兩萬四千人,以及自己麾下的六千漢少騎兵,合計是四萬五千人。
一年的時間,朱高煦早已非鐵嶺的吳下阿蒙,吃了吳高一虧的朱高煦可沒閑著,王義他們在金州也不僅僅是幫忙砍木頭造船。
如今的這四萬五千人,朱高煦不敢說如臂使指,但起碼不會再鬧出當初鐵嶺之戰上萬人追擊,不過十幾步就陣型自亂的笑話了。
“徐晟”
“在”
朱高煦開口,徐晟應下。
他緩緩起身,對徐晟開口道“給你留三千神機營,你帶著全軍火炮在此等待朱成功,一旦朱成功抵達,你和他立馬將火炮送上船,一路南下淮河,炮擊云梯關”
“末將領命”徐晟作揖,朱高煦將一塊調兵牌遞給他,他雙手接下。
在他接下后,朱高煦繼續開口“孟章領一萬二千神機營為后軍,趙牧你領六千騎兵為前軍,我親自統帥塔失、多爾和齊、尼瑪察等八人的女真八衛。”
“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拿下云梯關,渡過淮河,此戰告終,諸軍回家得見父母妻兒”
“我等領命”聽到決戰由自己打響,營帳之中諸將紛紛覺得熱血上頭。
他們在乎的是決戰嗎,并不是
他們在乎的,是朱高煦拿下京城后對他們的封賞,那才是能夠福蔭子孫的功賞。
朱高煦示意諸將退下,諸將見狀也紛紛退下。
朱高煦倒是準備好好休息了,只是他的言論卻讓整個渤海軍處于亢奮之中。
從龍之功,誰不想拿
要知道當初跟隨太祖高皇帝從淮西走出的人,哪怕就是一個普通的兵卒,都起碼拿到了正六品以上世襲罔替的官職,那是真正與國同休的犒賞。
除了這個,還有他們這一路征戰向南的戰功,這些戰功都被造冊,按照渤海的規矩,不管是留在關外還是遷往關內,都能獲得上百乃至數百畝田地。
兵卒們固然想家,可這些實打實的犒賞才是他們現在最想要的東西。
翌日,都不用朱高煦吩咐,許多兵卒不等天色發亮,就激動的開始收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