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他沒用您”聽到郭英的話,徐增壽汗顏。
如果真按照郭英的計劃來,那城外的這支騎兵還真不一定能包圍京城,但好在此刻大局已定,再怎么說都沒用了。
“從內城調集火炮來外城,以此保障我軍談和失敗后還能在城外搶占營盤。”
郭英一開口,徐增壽又是倒吸一口涼氣,恨得牙癢癢。
“這小老頭,城外那可是你孫女婿的兵馬啊,打進來對你有益無害啊。”
“老四”
徐增壽來不及咒罵,就聽到自家二哥徐膺緒召喚自己。
他抬頭看去,果然看到了徐膺緒正朝自己揮手。
望著徐膺緒,徐增壽也是百感交集。
他很清楚徐膺緒對朱高煦的態度,盡管當初朱高煦在京城時,徐膺緒與朱高煦關系不錯,可自從得知朱高煦造反之后,徐膺緒就不止一次在外人面前痛罵朱高煦,甚至私底下也是如此。
他與自家大哥一樣,都是一個脾氣。
“武定侯,我四弟來了,我們可以出城了。”
“好。”
徐膺緒召來了徐增壽,便與一旁的郭英商討起了出城的事宜。
瞧著二人情況,徐增壽心中有些嘀咕。
要是這兩人腦子不拎清,說出了什么錯話,那可就鬧出笑話來了,自己還等著高煦那小子打進京城呢。
同時,徐增壽也不免想起了朱允炆給出的條件。
說實話,面對那樣的條件,旁人還真是很難拒絕,就是不知道朱高煦有沒有這樣的定力了。
在他的嘀咕中,他們三人親率五十余名護衛打開城門,向城外走去。
在城門打開的一瞬間,那原本還在休息的三百余騎兵瞬間起身,翻身上了馬背,呈扇形散開,意圖包圍他們。
擔心徐膺緒和郭英說錯話的徐增壽當即策馬上前“我乃中山王之四子,后軍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壽,是你們殿下的舅舅,我身后是你家王妃的爺爺,還有你家殿下的另一位舅舅。”
“我們此次前來,乃是為了和談而來,敢問軍中可有將領敢走出議事”
徐增壽一開口,原本都準備張弓搭箭的渤海精騎立馬停下了舉動,紛紛將目光看向了孟章。
面對眾人的目光,孟章略皺眉頭,思慮過后才對左右道“你們上去,請那三位過來。”
“是”兩隊渤海精騎上前,繳了郭英、徐膺緒、徐增壽的兵器后,這才將他們領到了陣前。
瞧著抵達面前的三人,孟章也翻身下馬作揖“渤海山東都指揮使孟章,見過武定侯、徐二公子,徐四公子”
“朱高煦那小子呢”
郭英一開口,四周渤海兵立馬就來了脾氣,手紛紛按到了刀柄上。
瞧著這一幕,徐增壽心里欲哭無淚。
“我就知道會是這樣”
渤海紀事本末“四月己未,上傳信于登州,令亦失哈尋保定而去,招撫景隆二十余萬兵卒。”
“庚申,章自包港奔襲京師而去,清晨兵圍京師外郭十五門,全京震動,建文君驚慌,遣武定侯郭英、金吾衛指揮使徐膺緒、左都督徐增壽于麒麟門議和。”
明世宗實錄“四月庚申,上遣孟章、徐晟兵圍京師,江南之民聞王師所至,皆提壺擔漿以迎王師。”
“建文君聞江南民心所向,大驚,遂令武定侯英、膺緒、增壽三人各率護衛自麒麟門議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