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腦中不由得浮現出了朱高煦的身影,一想到朱高煦撂翻野馬的畫面,他就有些犯嘀咕。
當個傀儡皇帝看兒子臉色,他不愿意。
只是真讓他只做個太上皇,他又不甘心。
這么一想,真是很難抉擇
狠狠抓了住自己的濃密大胡子,朱棣背負雙手走去了衙門的后院,不多時只能聽到嘆氣聲從長廊傳出。
只是一晝夜,整個大明的政治格局開始發生動蕩,一個不小心就要翻盤重開,這樣的局面確實讓人意想不到。
興許在朱允炆看來,這棋盤還能穩住,可對于朱高煦來說,這棋盤理當該翻一翻了。
“嘩啦啦”
“砰”
“嗶嗶”
“肇州左衛,上船”
萬壽鎮南岸渡口,當一艘艘戰船靠岸,一隊隊準備就緒的馬步兵牽著馬走上戰船甲板。
在南邊,三十余艘戰船被分為兩隊,一隊在沙洲以南,一隊在沙洲以北。
沙洲以北的戰船負責把人從萬壽鎮渡口運到長江中心,距離渡口十里外的一塊大沙州上放下,然后由馬步兵自己穿過這塊南北寬十余里的沙州,抵達沙州南邊修建的渡口。
在那里,另一支數量十余艘的戰船船隊會將他們運往十里外的江南登陸。
如果按照純走水運,這么走起碼要四個時辰,但經過崔均這么更改過后,只需要兩個時辰。
正因為路線設計的成功,因此讓渤海軍得以在一夜時間運送了八千人登陸南岸。
如果算上這批人,那就是一萬人。
這樣的運輸下,渤海軍的營盤也肉眼可見的單薄起來。
“馬步兵先走,神機營除炮營分出兩千人安排下一批渡江,其余人都留下,等待最后和野戰炮、攻城炮一起渡江”
“是”
渤海軍營盤外,兩萬大軍整裝待發,朱高煦走在陣前,雖是走在泥濘的土地上,可行走起來依舊虎步龍行。
一身扎甲外披熊裘,顯得他整個人寬大了一圈不止。
只是一席話,便有氣吞江南的威勢。
面對他的話,在數十名千戶官的帶領下,全軍回應,聲勢撼動長江兩岸。
“殿下,盛庸今日不出營來襲我們”
眼看南軍一直沒有動作,跟隨朱高煦巡營的陳昶好奇詢問,朱高煦則是輕笑
“他在忙著收拾自己的爛攤子,想與我交手,他再練練吧。”
得知京城被圍,渤海軍士氣愈發高漲,反倒是南軍那邊發生了許多惡劣的事情,以至于今日原定的拖延渤海軍計劃徹底破產。
“嘭”
“怎么一夜時間里多出那么多逃兵”
揚州城外的南軍營盤內,盛庸將手上的飯碗扣在桌上,怒目看向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