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殿先行禮,而后抬頭。
“你倒是心狠,俺找你就是想問問,你這次抄家所得多少”
朱棣倒是開門見山,也不藏著掖著,或者說父子二人沒必要藏著掖著。
如姚廣孝所說一樣,他們父子最好做什么事都開誠布公,但凡有一個藏私,那就會引起懷疑,進而當雙方都下不來臺。
“抄家文冊尚未統計,畢竟眼下廟堂風氣還未反應過來,若是反應過來,那也該結束了,自然可以統計了。”
朱高煦直起身子,在王彥端來椅子后坐下。
朱棣見狀也抓抓胡子,隨后開口道“六府二州的馬政已經按照你所說的裁撤,所有除了一開始下發的三萬余匹民馬,剩下的十二萬余匹已經均分為二,分別送往了山東和北平、陜西等地行太仆寺。”
“本想問問你抄家所得多少,可眼下既然文冊還未造冊,那就先說說別的事情。”
朱棣摩拳擦掌,目光炯炯有神,這讓朱高煦有了不好的預感。
“你軍中的火槍和火炮,你看看什么時候可以發給全軍兵卒使用”
朱棣打上了朱高煦手中火器的主意,不過朱高煦聽后卻并不驚訝,只是開口道
“火器推廣容易,可又有幾個人會用火器打仗”
“這個可以學嘛。”朱棣打定了心要火器。
“正因為要學,所以才得慢慢來。”朱高煦交代道
“眼下,首先要滿足遼東、大寧、渤海等三都司十萬兵馬的火器裝備,然后派各地武官輪換前往吉林學習。”
“吉林的衛學,我準備遷移到南京來,開辦國防大學,大學可容納的學子依舊是三千人。”
“日后但凡武官子弟世襲父職,都要入國防大學就讀五年,并且考試及格才行。”
“國防大學”朱棣愣了愣,朱高煦聽后也講解道
“我準備請涇國公、武定侯、崇明侯、平江侯等人進入國防大學擔任講習,此外還有渤海軍中從小旗官到指揮使的武官也會進入其中擔任講習。”
“日后,凡是年事已高的將領和勛貴,都會進入這所大學擔任兩到三年的講習。”
“這所大學的學習歷程,分為兩年基礎軍事學習,以及三年分院軍事學習。”
“學院分為陸軍、海軍兩所學院,具體又細分為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指揮學、管理學、政治學、后勤學”
朱高煦將一個個軍事名詞說出,并對朱棣講解,這讓朱棣從一開始的好奇,到慢慢向前探身子。
這個時代并非沒有系統性教導軍事的手段,只是從未有人將軍事如此細分,并且闡述的如此直白。
朱高煦照搬來的這套體系,除了不符合時代的一些學科沒有搬入外,其余放在這個時代,都屬于降維打擊。
可以說,相比較明代武官子弟世襲考校的那套體系,朱高煦的這套體系無疑拔高了日后武官子弟想要承襲父職的門檻。
不過,如果真的能學習五年并且順利畢業,那肯定不會出現洪武后期一些武官帶著有甲兵打不過無甲賊寇的事情。
只要能順利畢業,再差也是一個合格的百戶、總旗級別的基層軍官。
為了這所大學,朱高煦準備將渤海、燕府之中因為戰事而殘疾的大量武官安置其中,以他們的殘缺告訴那群想要承襲父職的武官子弟,當武官是會死人的。
“你這個東西好,有沒有相關的書,拿給俺看看。”
朱棣眼睛一轉,盯上了這些相關書籍。
“書籍已經寫好了一半,都是兒子根據這段時間帶兵打仗所編撰的教材,除此之外的許多有用兵法也都被搬上了課堂。”
“父親若是有時間,過兩個月我讓人送來。”
朱高煦哪里不清楚朱棣的小九九,無非就是想要學習過后,在這方面超過自己罷了。
不過無所謂,只要自己把權力掌握手中,父子之間的關系就不會發生問題。
整個京城有三分之二的兵卒都隸屬朱高煦,掌握好這里,他就不可能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