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在遼東大興官學的事情,可以說是在給整個現有的官僚體系上眼藥。
一旦遼東數十萬學子成材并涌入科舉這個戰場中,即便他們文采不佳,可幾十萬人總歸能涌出不少干才,屆時科舉困難且不提,朱高煦搞那么多官學子弟究竟想要干嘛
眾人還沒想到,卻見馬車已經停穩。
一時間,官員們紛紛下了馬車,順著西華門走進了外廷。
朱棣一馬當先,拉著鄭和向武英殿走去。
不多時,他便帶著鄭和與群臣走過三龍橋,而這里已經擺滿了桌椅,左右也站著兵卒與伺候的宦官。
正三品以上官員走入武英殿內參宴,其余官員則是紛紛在武英殿外廣場坐下,等待飯菜上桌。
寬闊的武英殿內擺了十余張桌椅,朱棣松開鄭和的手,走上了武英殿正殿的金臺,坐下后群臣紛紛唱禮入座。
朱高煦的位置在金臺之下,距離楊展他們那一桌很近。
眼見群臣入座,朱棣這才開口道“下東洋一事如此成功,因此在國宴開始前,朕準備宣布一件事,那就是從即日起開始籌備下西洋。”
他將想法說出,一時間殿內群臣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么。
他們沉默半晌,隨后才不情不愿的對著金臺之上的朱棣作揖“陛下圣明”
“開宴”見群臣勉強的模樣,朱棣臉上笑意不減,同時命令王彥開宴。
很快酒菜上桌,明初的大庖廚與光祿寺做飯還算可以,倒不像晚明那樣因為做的差而被人詬病。
羊肉炒、煎爛拖磼鵝、豬肉炒黃菜、胡椒醋鮮蝦等一道道名菜被端上各桌,每桌入座八人,擺菜十二盤。
看著那滿滿一桌的飯菜,朱高煦算是知道宮城的開銷為什么會那么大了。
朱棣喜歡賜宴,而宴席又不差,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殿下”
宴席剛開始不久,鄭和便在與朱棣敬酒后尋到了朱高煦。
此刻的朱高煦還在與剛剛前來敬酒的楊展、王瑄、徐增壽等人談笑,見鄭和走來便帶著笑意看向他“這件事做的不錯,明年平定安南后,朝廷還需要你繼續下西洋,我期待你的表現。”
他口中所說表現,無非就是帶回多少金銀貨品罷了,這點鄭和也知道,不過相比較這種事情,鄭和更在意其它的事情。
“剛才奴婢與陛下敬酒,陛下說了在舊港、呂宋設置宣慰司的事情,因此奴婢前來詢問殿下。”
鄭和當著楊展等人的面開口,也就代表他并不把楊展等人當做外人,這讓朱高煦很高興。
“這件事情說起來復雜,你今日先好好喝酒吃肉,過兩日我召西平侯他們一起來武英殿,我們好好說說這件事。”
“對了,我還讓人為你做了南洋的沙盤,屆時你好好看看”
幾杯酒下肚,朱高煦也顯得有些興奮,畢竟今日的故友太多,入南京以來,他很少參與這種熱鬧的宴席了。
“那奴婢就先去與其它艦隊弟兄敬酒了。”
見朱高煦這么說,鄭和也松了一口氣。
這次下東洋他經歷了幾次風暴,如果不是朱高煦的地圖夠詳細,恐怕艦隊會遭遇不小的麻煩。
現在朱高煦說他已經準備了下南洋的沙盤,這也就代表他已經對南洋有過調查,倒是省去了鄭和不少麻煩。
“去吧去吧,喝的盡興些”
朱高煦拍拍鄭和肩膀,那力道讓鄭和齜牙咧嘴,卻不得不擠出笑容“奴婢告退”
瞧著他那副模樣,一旁的楊展與王瑄、崔均三人面面相覷。
對于朱高煦高興上頭時的力道,他們似乎深有體會。
明太宗實錄“十月,鄭和下東洋而歸,所獲金銀香料商貨數百萬之巨。”
渤海紀事本末“元年十月壬寅,三寶太監歸應天,所獲金銀銅錢等商貨二百余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