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不過十六歲,是寧遠伯何福的外甥女,半個月前剛剛完婚。
不過由于朱棣肯定參加婚禮,加上政務繁忙,朱高煦反倒是沒能去成,但也讓郭琰代他走了一趟,送了價值兩千貫的禮單。
“回殿下話,湖廣布政司傳來了話,說是趙王府工期提前,大約明年臘月就可以出發就藩,后年四月全面竣工。”
“剛才母親來話,說是讓趙王殿下來年九月就藩,趙王殿下聽了之后便來與我說,讓我來宮里找太子妃,看看能否能讓他多待些時日。”
趙王妃年紀小,朱高煦倒也沒因為這件事說他,只是安撫道“明日你叫老三過來,我親自與他說。”
“是”趙王妃聞言只能應下,張氏見狀也知道事情聊的差不多了,因此起身笑著行禮
“既然事情已經說完,那我二人便先回府了。”
“嫂嫂慢走。”朱高煦頷首,郭琰也笑著起身“我送送嫂嫂與弟妹吧。”
在郭琰的陪同下,二人很快帶著漢王府和趙王府的婢女離開了東宮的前寢宮。
朱高煦看了一眼殿內的女官“讓庖廚弄些吃的來吧,弄一葷一素和三碗米飯就足夠,別弄太多。”
“奴婢領教”女官應下,隨后命人前去庖廚令人做飯。
過了一刻鐘,等郭琰回來的時候,宮女也端著飯菜與她一同走進殿內。
“殿下在武英殿沒吃飯嗎”
郭琰詫異,朱高煦搖頭道“老頭子不管飯,著急趕我走呢。”
“何況武英殿的飯我也吃不習慣,不適合我的口味,還得是我們自己的庖廚吃著舒服。”
朱高煦喜歡辛辣,因此渤海的庖廚是他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畢竟他做飯也有一手,雖然不如專門做飯菜的御廚,但調教兩個人,弄些粗茶淡飯沒問題。
如眼下,一盤胡椒、茱萸所炒的蒜苗五花肉加上一盤韭菜雞蛋,還有三碗米飯和一杯泡茶就是朱高煦的午飯。
“殿下有些過于節儉了。”
郭琰看著朱高煦狼吞虎咽的吃著,不由笑道“之前母親來時還說過我,說我不弄多些飯菜給您。”
“呵呵你回她,說她兒子不忌口,不貪多。”朱高煦笑著喝了一口泡茶,同時還打趣道
“若是讓岳祖父看到伱我飯菜,興許也會說我苛責你。”
朱高煦與郭琰的三膳,基本都維持在四菜一湯,別說和勛貴相比,就是一些武官和富戶都比他們吃的好。
倒也不是作秀,而是他們之前在皇宮和侯府吃慣了山珍海味,食物基本都一個樣,所以吃飯對于他們來說也只是果腹罷了。
不同的是,郭琰吃不慣胡椒與茱萸,因此夫妻二人雖然在一起吃飯,但往往是各自兩道菜一份湯。
若是吃不飽,朱高煦會讓人下點面,郭琰則是吃些糕點和甜點。
饒是如此,他們的日子被徐皇后看到后,即便見過節儉如馬皇后的徐皇后,也不免說他們兩口子日子過的有些差。
不過人嘛,過得如何自己知道就行。
“近些日子回家省親了嗎”
朱高煦吃完午飯后,這才擦了擦嘴,用泡茶漱口后詢問郭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