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薄,所有犯事人員均已收押調查,這是日后主持村鎮的三位弟兄。”
金夔帶著三名二十出頭,身穿圓領袍的書吏來到了田間,朱高煦見狀也對三人道
“你們三人需要日后勤懇,若是有人尋你們麻煩,便找弟兄們去上疏給我,我會為伱們解決。”
“俸祿的事情不用擔心,只需要本本分分做事,隨后每月寫一份百姓困苦所在的奏疏給我便可。”
“臣領教”三人作揖應下,那稱呼讓后面的老農們看傻了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不知道“教”與“敕”的區別,只聽到這群人稱臣,便紛紛把朱高煦當成了是如今的皇帝,跪倒一排。
“我不是皇帝。”
朱高煦哭笑不得,隨后與金夔說道“你帶弟兄護送他們在務農結束后回家,我先返回東宮了。”
“請殿下放心”眼見朱高煦身份暴露的差不多,金夔也不再隱藏,直接作揖回禮。
見狀朱高煦也不說什么,安撫了老農幾句后,便返回了官道的馬車,將今日之事記載在了自己的文冊上。
“返回東宮吧。”
伴隨著他開口,馬車與隊伍也向著京城折返,只留下了遠遠眺望的老農他們。
兩個時辰后,伴隨著馬車駛入內城,時間也偏近黃昏,宵禁的暮鼓聲開始作響。
聽著那鼓聲,朱高煦下了馬車,換成金輅從東華門進入宮城,而后在春和殿下了金輅。
只是他才進入春和殿,便瞧見了坐在一起聊天的徐皇后和郭琰。
“兒臣拜見娘親”
見到徐皇后,朱高煦便五拜三叩,隨后起身走到她們面前。
“去城外了”
徐皇后看到了朱高煦那沾著泥土的鞋邊,笑著詢問的同時也開口道
“你今早收拾高燧的事情我知道了,你父親來尋我告狀,我倒是覺得你做得好。”
“平日里若不是你父親和大哥寵溺他,他也不會自不量力的與你動手,還說了些混賬話。”
相較于朱棣的寵溺與偏愛,徐皇后倒是能理解朱高煦的想法。
她示意朱高煦坐在一旁,并在他坐下后交代說道“我今日來也不是說高燧的事情,我知道你心里有把握,因此這次來是來催催你們的。”
她這話一開口,與她聊了一個下午的郭琰便紅了臉。
瞧見郭琰紅臉,朱高煦便知道了是什么事情,為此不等徐氏開口,朱高煦便點頭“娘親放心,兒臣爭取。”
“只是口頭上說倒不行,太祖高皇帝承唐制,故而太子選侍可設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訓十六人、奉儀二十四人。”
“你這宮里我來了幾次,除了太子妃外,就只有兩個奉儀,著實少了些。”
“你與太子妃先注意些,待到明年要替你父親選妃時,剛好也為你把選侍給填滿。”
“今日來,便是詢問你喜歡什么樣子的,我好在明年為你甄選。”
徐皇后只是幾句話,便讓朱高煦覺得腰子空空。
他是喜歡美女不假,但長年累月的處理政務就已經讓他有些疲憊了,如果真把五十八個選侍填滿,他真懷疑他會步好大哥后塵。
“填滿奉儀就行了吧,全部填滿兒子也應付不過來。”
朱高煦無奈與徐皇后商量著,徐皇后也只是嚇嚇朱高煦,沒真打算給他找五十八個選侍,故而笑著點頭“那便聽你的,再選二十六個奉儀就行,你先與娘親說喜歡什么模樣的。”
徐皇后好奇詢問,一旁的郭琰也好奇看過來,畢竟她和朱高煦是政治聯姻,她也吃不準朱高煦喜歡什么樣的。
“身段苗條又不失豐腴便足夠,身高不要低于五尺。”
朱高煦只對身材說了要求,畢竟大明選妃的制度在走南闖北的老朱完善下,可以說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完美的選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