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西洋市舶司
“這次海軍協助陸軍作戰,要注意的就是及時切斷安南的南北交流,然后保障海上運糧通道。”
“這次朝廷建造了那么多馬船,并不是全都要下西洋的,而是要留出一部分來參與福建、廣東人口遷徙安南的任務。”
武英殿內,朱高煦指著福建、廣東到安南的航道,對鄭和他們交代起了這次協助作戰的重點以及后續。
不過面對他的話,朱棣卻突然開口道“主動讓百姓遷徙,恐怕效果不佳。”
“確實。”朱高煦認可道“因此兒臣準備調稅務司三千官員前往福建。”
說到這里,朱高煦的目光再次放到了鄭和與楊展身上“福建民風彪悍,宗族盤根交錯,因此一些鄉紳仗著輩分壓榨百姓,同時也從他們之中挖掘可以扶持的年輕人。”
“稅務司的官員清丈田畝、登記人口還行,但對付這些人他們就差了一些。”
“我準備調在京的燕府、渤海騎兵南下與你們配合,幫助稅務司的官員丈量田畝,登記人口。”
“這次不同于對江東六府,福建官員在廟堂之上人寡言輕,因此要大辦特辦。”
“凡是參與到隱匿田畝、人丁的富戶與鄉紳,一律株連族人遷往安南。”
朱高煦要從福建遷徙人口去安南,雖說隔著大海,但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比歷史上大了一倍不止,能一口氣運送四萬人前往廣州,在廣州、欽州補給后就能抵達安南。
六個月時間,足夠鄭和他們從福建遷徙十余萬人口進入安南。
這些犯事人口將會編為軍戶,被傅讓等人訓練后,加強明軍對安南的控制,直到安南徹底穩定下來才會將他們從軍籍改為民籍,將軍屯田均分給他們。
“這次下西洋,以安南、舊港、呂宋為重,直到安南穩定才繼續前往舊港、呂宋。”
朱高煦交代了鄭和他們,目光卻放在了楊展身上。
他知道,楊展能明白他的想法,而且能很好的實施,不會心存憐憫。
鄭和雖然也強硬,但始終比不了他。
“殿下,那我留下是干什么”
忽的,王瑄尷尬開口,因為他從先前一開始到現在都和這次議事的內容搭不上邊,因此他不得不詢問自己來武英殿的意義是什么。
朱高煦見狀也笑了笑“召你來,自然是有事情要說的。”
“你走過永昌到隴川的路,應該知道有多難走。”
“這次安南牽扯的人很多,我準備調十萬給伱,由你主持修建一條從永昌到南甸,南甸分別到隴川、蠻莫的道路。”
“除此之外,還有二十萬斤火藥和云南水泥場的調配權。”
“等安南戰事結束,我會讓云南布政使司每年調二十萬石糧食給你,總之你要做的就是修通這條二丈寬的官道。”
“若是有此等支持,你認為這條官道需要多久能修好”
朱高煦目光灼灼的看著王瑄,王瑄回憶了滇西的驛道情況,然后才猶豫道
“殿下,滇西的情況不是靠人多就能修建的,您給的再多人,也沒辦法鋪開。”
“臣只要五萬人,就可以分段修建從永昌到鎮康,從永昌到南甸,從南甸到隴川,與南甸到蠻莫的官道。”
“若是以兩丈為標準,那起碼需要七八年的時間甚至更久。”
“不過蠻莫土司恐怕不會歡迎朝廷修建官道過去,興許會爆發戰事。”
王瑄遲疑,但朱高煦卻笑道“他若敢動兵,便是你封爵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