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讓他們繼續帶著學,同時把教材也用白話完善好。”朱高煦聽到了關外醫院的消息,不由的點頭,隨后將處理好的奏疏堆放一起。
做完這些,朱高煦才想到了怎么對付西南那數量龐大的少數民族。
“告訴李景隆,對都掌蠻最好殺其土官,遷其百姓,把他們打亂進入四川,充實四川人口。”
“對于冥頑不靈的也不用遲疑和請示,廟堂的彈劾不用擔心,我會為他擋下。”
說罷,朱高煦看向亦失哈“我們手下,有沒有可以擔任布政使的官員”
“若是想找倒也能找到,就是忠心這塊”亦失哈遲疑,朱高煦聽后搖搖頭
“忠心不用多管,只要有能力會做事就行。”
“吏部左侍郎蹇jiǎn義倒是個人才,出身在巴縣,太祖高皇帝夸他為人質樸正直,陛下也夸贊他秉心正直,淳良篤實,裨益國家。”
亦失哈說出了自己打聽到的人,朱高煦聽后想了想,著實想不起來這個蹇義是什么來頭,似乎書上看過,不過內容記不太清楚了。
“你派人詢問他是否愿意出任四川承宣布政使,若是愿意便將他帶來。”
朱高煦說罷揉了揉眉心,亦失哈也躬身作揖,派人去請蹇義。
休息了片刻,朱高煦繼續投入政務之中,直到半個時辰后才聽到了腳步聲。
亦失哈看了一眼殿門,隨后對朱高煦開口小聲道“殿下,蹇義來了。”
“請他進來吧。”朱高煦頭也不抬的吩咐,同時加緊將手中奏疏處理。
十幾個呼吸后,等他再抬頭時,已經進來等了許久的蹇義才躬身作揖“吏部左侍郎蹇義,參見殿下。”
東宮不興跪拜的消息早已傳出,蹇義自然也沒有進行五拜三叩。
“賜座。”朱高煦吩咐亦失哈一聲,隨后看著蹇義坐下才開口道
“我一直覺得,為官者要做的就是造福百姓,其中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即自己、家鄉、天下。”
“當然,你也可以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對照。”
“我聽亦失哈說你是巴縣人,而且我爺爺與父親也多次夸贊你,故而想讓你擔任四川布政使。”
朱高煦說罷,坐視蹇義態度,而蹇義也沉默過后開口道“臣斗膽詢問殿下,這個四川布政使與現在的四川布政使有什么區別。”
“自然是有的。”朱高煦并不遮掩,而是直截了當道“若說山東是新政的北方試點,那四川就是新政的南方試點。”
將四川作為南方試點,這是朱高煦深思熟慮后決定的,因此面對蹇義的詢問,朱高煦也解釋道
“我翻閱古籍,四川人口從南宋巔峰時期的一千三百余萬,驟降到蒙元一統后的五十余萬。”
“明夏時期四川穩定恢復到七十五萬,之后又被朝廷接手,歷經二十二年時間才恢復到一百四十六萬口。”
“雖說眼下還沒有清查人口,但按照過去的增長速度來看,現在恐怕已經恢復到了二百萬口。”
“至于耕地,南宋巔峰時期,四川的耕地在二千二百余萬畝左右,而洪武二十四年所寫為一千零七萬畝,實際恐怕不下一千二百余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