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冬月到二月之間的三個月才適合我軍作戰,超過則損兵折將。”
“此次朝廷動用十二萬六千大軍,其中四萬六千人為土民,民夫則是調動了云南與廣西的屯軍六萬,男丁十四萬,合計三十二萬六千,號五十萬。”
李失將大概情況說罷,也示意身后跟來的都督府年輕武官交出行軍陣圖,王彥接過后轉交給了朱棣。
這份行軍陣圖一看就是出自渤海派武將之手,因為它清晰標注了河流寬度,山川海拔和各地城池關隘。
當然,這份山川海拔主要還是靠夜不收搜集情報,隨后大致規劃出來的,實際不算很準確,但也能給將領一個大致的印象。
像朱棣這種將領來說,這份平面的地圖在他眼中仿佛立體了起來,一條條河流,一座座山川都呈現在了他的面前。
他不了解西南,但憑借東宮制作的安南沙盤,他還是清楚西南與漠北、江南區別的。
“這地方確實不好打,不過這次有沐春和傅讓、瞿能、顧成他們幾個,想來也難不住他們。”
抓了抓胡子,朱棣將行軍陣圖收了起來。
李失見狀也后退一步,表示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匯報。
“曹國公在敘州圍剿都掌蠻如何,能抽身南下嗎”
朱棣詢問李失,李失聞言頓了頓,回頭看了一眼身后的武官。
那武官見狀,也上前一步作揖道“回稟陛下,曹國公脫不開身,此刻正與都掌蠻在凌霄城作戰。”
“黔國公得知后,便與傅都督商議,調彌勒、宜良兩衛四千戰兵前往廣南,由廣南伯傅茂率領,以此威懾那些親近安南胡氏的土司。”
武官回答得體,讓朱棣也側目道“你叫什么名字,官居何職,今年年紀多少”
“回陛下,臣豹韜衛指揮同知蔣貴,今年二十有三。”
蔣貴作揖回答朱棣問題,朱棣也來了興趣,畢竟重組后的豹韜衛是燕府將領在管理,因此他不吝夸贊道“很少有你這官職的武官能回答的如此得體。”
說到這里,朱棣又開始詢問蔣貴對征討安南的看法,蔣貴的看法與朱棣、朱高煦等人的高度一致,都認為打安南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戰后治理安南,不生亂子。
對此,蔣貴也提出了幾種辦法,雖然不如朱高煦的快慢政策,但也能很好治理安南。
在他說出這些后,郁新和李失、王彥都看向了他,顯然沒想到他居然能有這種程度的見解,朱棣也很是高興。
近來他一直對燕府諸將感到煩惱,因為除了退休充當教習的張玉和孟善外,燕府諸將便只有朱能一個人能撐起場面。
雖說朱棣很看好張輔、孟瑛這兩位南征的青壯派燕府將領,但僅僅兩人想要與渤海那邊同樣年輕的孟章、張純、林粟、陳昶等人相比還是太少了。
現在好了,這個冒出來的蔣貴是個苗子,好好鍛煉鍛煉,說不定能成為一名不輸于張玉、朱能的名將。
“指揮同知太小了,無法施展伱的才干,不過你毫無功績,突然拔擢你,恐怕會讓都督府內弟兄不服。”
朱棣對蔣貴很看重,故此詢問道“現在距離征討安南還有四個月時間,你愿不愿意南下去欽州,跟隨鄭和走海路進攻安南。”
“臣全權聽從陛下安排”蔣貴作揖回禮,朱棣也滿意點頭“好,任命你為南海衛指揮同知,即日上任。”
“臣謝陛下隆恩”蔣貴下跪五拜三叩,朱棣也笑著示意他平身。
待他起身,朱棣也擺了擺手“沒事就退下吧。”
“臣等告退”
見狀,郁新幾人作揖離去,在他們走遠之后,朱棣也起身看向了王彥“你說這蔣貴怎么樣”
“燕山的兄弟,值得信任。”王彥笑瞇了眼睛,顯然對于蔣貴也十分看重。
朱棣聞言也滿意的在武英殿內兜起了圈子,嘴里還哼著不知名的南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