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座島前往清化還有三百里距離,今日是北風,剛好可以助我們前往清化。”
“如果我們在入夜前出發,那以艦隊的速度,頂多后天清晨就能抵達清化,剛好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確實。”鄭和沒有架子的蹲下,順著楊展指點的方向看去,點頭認可了他的想法,同時也用手丈量了一下安南南部的“五路”。
“安南有三府十五路,清化及以南有五路,分別是清化、演州、義安、新平、順化。”
“這五路守軍加起來不會超過三萬,其中清化最少占據一半。”
“拿下清化就代表直接斷絕了胡季犛南逃的后路,因此這一戰一定要打的足夠快。”
“此外,這五路是胡季犛起家的地方,因此不會像北邊一樣那么好煽動,決不能婦人之仁。”
鄭和雖然是宦官,但并不是一個軟弱之人,不然他也不會干出攻克錫蘭國首都,俘虜其國主的事情。
既然朱高煦交代了要對敵軍下狠手,那他自然不會心軟。
為了避免打下南五路后遭遇叛亂,他只能下狠手來威懾南五路的胡氏死忠。
“殿下說了,不能臟我們自己的手”
楊展皺眉,他雖然支持朱高煦,但也不太支持讓軍隊做這種事情。
在他看來,這種事情完全可以交給沐春手中的土司兵來做,不僅能把事情做漂亮,事后還可以這件事為借口,組織安南人為軍去征討土司,激化兩方矛盾的同時,在日后對西南開拓中不斷消耗安南和西南土司人口。
“如果要這樣,那南邊我們就得留足夠的軍隊來預防叛亂。”
鄭和看著楊展,想從他臉上看出態度,不過楊展雖然心思深沉,卻也沒有和他扯皮,開門見山的說道
“鄭正使帶兵一萬留守南五路,我和崔均帶兵一萬北上,與東西路軍南北夾擊。”
楊展和鄭和已經了解很深,自然知道鄭和也是知兵善戰之人,所以將一萬海軍交給他,不管是楊展還是崔均都十分放心。
“如果有一萬留守兵,那我可以保證南五路不會出現問題。”
鄭和鄭重點頭,楊展見狀也干脆規劃道“既然如此,我三人率兵二萬拿下清化,隨后留兵一萬給你南下經略,我和崔均帶剩下的兵馬北上建興路。”
“好”
分配好了任務,三人起身收起地圖,隨后開始指揮島上的一千守軍將淡水裝桶,以沙船來運往艦隊。
時間一點點過去,直至黃昏才徹底結束。
返回艦隊的楊展、鄭和、崔均三人開始下令揚帆起航,在黃昏下向著西南方向的安南進發。
站在甲板上,一名宦官走到了鄭和身邊,拿著一本奏疏抓耳撓腮,吸引了鄭和的注意。
“怎么了”鄭和回頭詢問,那宦官見狀也尷尬笑道“正使,今日那島在史書上無名,這給宮里的消息應該怎么回”
“無名”鄭和若有所思,隨后轉頭看向那漸漸消失在海平面上的海島。
“我觀它有泉水,又可耕種蔬菜,似海上一浮洲,不如便叫浮水洲島吧。”
“是”宦官聞言露出笑臉,連忙在手中的奏疏上寫上了浮水洲島四個大字。
明太宗實錄“冬月十七,鄭和率艦隊至瓊州西北,遇島,島無人且有泉,可耕種,賜名浮水洲。”
明太宗實錄“冬十六,都督傅讓克諒山城,斬賊軍二萬余級。黔國公沐春拔王弄山賊軍,斬數千級,俘五萬。”
明太宗實錄“季犛聞天兵破諒山,恐安南華人為內應,縱兵俘華人數萬于江邊,縱火焚死,棄尸蔽野塞江。其軍敗壞,為斂財貨不顧華夷,但有不從者,舉火焚之,致越北百姓流離失所,饑餓死者十之三四。”
南征記“官軍始入安南,土兵沿道擄掠女子財貨而不得制,死者甚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