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等著他們出手,先平了他們,再平滅胡氏父子。”
朱高煦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隨后便對亦失哈繼續詢問“蹇義最近在干什么”
他提起了蹇義,那個被廟堂群臣認為下放四川的“可憐人”。
“去了四川之后倒是沒有做出什么事情,只是四處走訪,巡視治下州、府。”
“他還給東宮上了奏疏,就在您的案上。”
亦失哈作揖回答,朱高煦也在桌上找了找,不多時便見到了蹇義的奏疏。
他打開看了看,其中內容無非就是蹇義所寫的四川情況。
其中,蹇義提到了自己的家鄉巴縣。
他先是肯定了四川人口稀少,但就他家鄉巴縣的情況來看,男丁數量肯定比十八年前他走出四川的時候多了許多。
就他的估計,巴縣的人口應該在過去十八年里增長了三成不止。
如果把這個比例放到整個四川,也就是說整個四川起碼增加了四十萬百姓,算上靖難之役以來遷徙進入四川的百姓,恐怕現在不低于二百萬,而四川的黃冊上只記載了一百六十七萬七千余口。
至于耕地,就巴縣情況來說,也差不多增加了兩到三成之間,四川耕地應該不止魚鱗圖冊上的一千余八十萬畝。
“和我估計的差不多。”
合上奏疏,朱高煦看向亦失哈并詢問“這份奏疏是直達東宮,還是經過了六部”
“直達”亦失哈不假思索的回答“蹇布政使派自己的親信,親自從四川送來京城的,沒有經過六部任何一人。”
“倒是沒選錯人。”朱高煦頷首,然后分析了一下蹇義給出的情報。
如果四川人口真的有二百萬,那最少需要外調五千胥吏才能掌握基層,如果要將其作為試點,恐怕還需要更多。
“現在山東的胥吏數量是多少”
朱高煦抬頭詢問亦失哈,亦失哈聞言便起身在后方書架翻找了一陣,隨后才拿出一本山東的文冊翻開回答“已經增加到八千二百余名了”
“不過眼下山東的官學教習不足,可正月三十就要開學了,您看”
亦失哈提起了山東官學開辦的事情,朱高煦也詢問道“學子數量多少”
“三十六萬七千四百二十七人,遠超我們的預估。”亦失哈給出的數額讓朱高煦頭疼,他忍不住扶額道“還缺多少”
“還有兩萬三千的缺額,少了這批教習,起碼有十三萬學子不能上學。”亦失哈苦著臉回答。
“沒辦法了,只能調整年齡,讓十三歲以上的先入學。”
無法解決教學資源問題的朱高煦,只能暫時想出這個辦法,同時對亦失哈交代道
“讓山東布政使司告訴山東百姓,就說入學學子太多,只能暫時滿足一部分。”
“今年沒排上的,等明年繼續排,總之朝廷一定會讓他們的孩子上學。”
“是”亦失哈點頭,將手中文冊塞回書架之中,同時開口道
“看樣子只有等明年年末遼東的學子畢業,然后才能在永樂五年滿足山東學子就學了。”
“不過殿下”亦失哈臉上露出猶豫,可最后還是硬著頭皮詢問道“朝廷需要那么多讀書人嗎”
“”朱高煦沉默片刻,末了才回答道
“至少就現在而言,朝廷需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