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即便不喜歡大明的足利義持,也沒有辦法像之前一樣,當面說開辦市舶的不是。
不過他不能說,不代表他支持自家父親這么做。
在他看來,向大明稱臣納貢并割讓、隱歧、佐渡等島嶼,毫無疑問是喪權辱國之舉。
近兩年來,幕府與皇室的關系越來越僵硬,而自家父親似乎準備在大明的扶持下脅迫后小松天皇禪位,讓自己的自家弟弟義嗣來繼任天皇之位。
想到這里,足利義持的臉色很差,足利義滿卻并沒有在意他的態度,目光始終在宴席上。
宴席持續了很久,直到深夜結束,貴族們才成群的散去。
宴席最后,留下來的只有足利義滿和他的三個兒子。
三個兒子中,最大的就是現任將軍的足利義持,如今已經十八歲。
在他之后,分別是十歲的二子足利義教,以及足利義滿最寵愛的足利義嗣。
望著三個兒子,四十六歲的足利義滿坐了起來,隨后對他們教導道
“現在的環境還不適合享受,而我舉辦宴席也不是為了享受。”
“剛才的宴席,如果你們仔細觀察,那你們應該看到了他們之中許多人都只是虛情假意,真正能和我們走道的并不多。”
“你們三兄弟需要團結,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維持幕府的穩定。”
足利義滿將目光放在政見與自己不合的足利義持身上“義持,我知道伱不贊同我開關的舉動,但現在開關能給我們帶來利益,那我們就需要維護它。”
“等到什么時候開關的利益不夠了,你才可以選擇閉關。”
“是”足利義持雙手放在腿上,緩緩點頭。
他看似莊重,可足利義滿卻能感受到,他依舊不認同自己的話,這讓足利義滿感受到了一絲不安。
只是當下的局面還算太平,他倒也沒有多想,而是對足利義教和足利義嗣分別開口叮囑了幾句,然后才示意他們三人退下。
瞧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足利義滿也坐的端正,讓人取來的筆墨,親手書寫了一份國書。
不多時,這份國書被數名武士送往了隱歧市舶司。
幾日后,經過隱歧市舶司的國書則是被明日貿易的來往官船帶回了大明。
等它抵達南京城的時候,已經是永樂三年的二月末,距離朱棣北上僅有三天時間。
皇帝要北征,這對于大明朝來說是頭等大事。
要知道自從大明立國開始,便是親手打天下的朱元璋都不存在親征之舉,只在徐達等人打下中原后前往了一趟開封。
如今朱棣要親征,朱高煦被任命監國,整個江南都開始為這位皇帝的出巡而準備著。
日本國王源道義上表大明皇帝陛下
日照天臨,大明式朝萬國。海涵春育,元化爰乃四方。華夏蠻貊歸土,草木蟲魚遂性。
恭惟大明皇帝陛下,神文圣武,曾智慈仁,皇家一統,車書
“這足利義滿倒是轉變的不錯,上次還說準三后,現在都自稱國王了。”
武英殿里,朱棣拿著那份足利義滿寫的國書樂呵呵笑著,因為他從信中看到了足利義滿對大明的親近,而足利義滿自稱國王的舉動,也表明了他確實想要做日本國王。
對于朱棣來說,他不怕足利義滿有野心,就怕足利義滿沒有野心。
有野心的人,始終要比沒有野心的人好驅使。
“有了底氣,自然就敢稱國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