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拋荒土地太多,廣東和福建的移民速度太慢,等他們抵達,當地的耕地已經長滿野草了。”
“我看了各州府的情況,最好現在就結束。”
“是。”傅讓也沒有反駁沐春,而是在對方提出意見后點頭同意。
其實他并沒有驅趕太多人前往山南和興化,畢竟入越明軍數量就那么點,民夫又算不上什么戰力,想要驅趕人也并不輕松。
況且就眼下的情況,安南因為戰死而死傷的百姓已經太多,再持續下去就有些影響經濟了。
“鄭正使到”
突如其來的唱禮聲讓二人紛紛起身,不多時便見穿著賜服的鄭和帶著幾名武官走進了這處臨時衙門內。
“鄭正使”
“黔國公,傅都督”
雙方作揖行禮,隨后紛紛落座。
剛剛坐下,鄭和便開口與二人說起了安南的事情。
“艦隊已經配合官軍征戰四個月,南邊的叛亂也逐漸消停。”
“我這次前來,是想詢問二位何時發起總攻。”
鄭和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征戰安南,并在結束戰事后南下。
按理來說,他不應該催促,可現實的情況卻讓他不得不催促。
“不瞞二位,近來天氣漸漸炎熱,不少官兵水土不服而染病。”
“過去一個月,海軍在南五路鎮壓數萬叛軍沒死傷多少人,可水土不服和疫病便折磨死了近千人。”
“現在還不是安南最熱的時候,倘若到了那個時候,我擔心艦隊下西洋的事情會被耽誤。”
水土不服和瘧疾、瘴氣等疾病在這個時代幾乎是無解的存在,即便明軍常年征戰西南,已經摸索出了一套躲避瘴氣的辦法,可這終歸無法避免死傷。
下西洋的海軍總共就兩萬人,如今病死近千人,已經讓軍心開始動搖了。
正因如此,鄭和才不得不來詢問二人總攻時間。
對于他的問題,沐春與傅讓聞言也臉色難看,因為不止是海軍遭受著水土不服和疾病的折磨,就連東西兩路大軍也是如此。
征討安南的四個月里,明軍先后減員七千余人,其中戰死的只有不到兩千,剩余五千都是病死的。
長此以往下去,不等陳季擴和胡氏父子反攻,他們恐怕就得主動放棄一些緊鄰密林的鄉鎮據點了。
傅讓驅趕安南百姓,逼迫陳季擴率先動手也是因為明軍有些拖不下去了。
“四月十五吧。”沐春作為在場爵位和官職最高的人,他不得不率先給出答案,并補充道
“如果四月十五陳季擴和胡氏父子還不動手,那我們就率先動手。”
“不論如何,都要趕在五月前重創他們主力,然后將無法適應當地的弟兄撤出安南。”
沐春給出了答案,傅讓與鄭和聞言紛紛作揖。
就這樣,安南僅存的兩股本土的勢力進入了倒計時
南征記“三年二月,安南遇洪災,流民遍地,黔國公雖布施米粥,然饑民甚眾,難以撫恤,唯以驅趕。百姓奔走山南、山西,又遭陳主、胡主遣兵驅趕,饑餓死者不可計數。”
明太宗實錄“二月甲申,季擴驅饑民,胡氏舉屠刀,唯王師布施米粥,養濟百姓數十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