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視線中,許多歸化的韃兵也在護衛大帳外圍。
雖說此地有三萬明軍,但其中有一萬是歸化女真兵,一萬是歸化蒙古韃兵,剩下一萬中還有不少西番、苗瑤兵卒,真正的漢兵不過六千余人。
走入帳內,由于全軍馬步兵配合騎兵,因此大軍沒有攜帶沙盤,只有簡易的地圖。
朱棣看著掛起來的地圖,發現上面的測繪都是按照國防大學要求來的,不由得滿意點頭。
與此同時,帳外也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朱棣向外看去,便見到了在大寧戍邊的寧王朱權,以及陳亨長子陳恭,四十出頭的燕山左衛指揮使李遠。
“陛下萬歲”
朱權帶著二人下馬走入帳內,隨后下跪作揖。
“十七弟,兀良哈現在是個什么情況”
“回陛下”朱權雖說被朱高煦改封南陽,可他卻也是唯獨封國家人在內地,自己在外在外領兵的藩王。
“自上次太子出兵橫擊兀良哈,坑殺哈剌兀及俘兵后,兀良哈便遭受重創。”
“如今兀良哈做主的是當初逃出的脫魯忽察兒,聚集整個兀良哈十五歲以上男丁,恐怕也不過兩萬人,部眾最多七萬。”
“故此,當我軍調兵至全寧衛后,脫魯忽察兒便率領部眾北遁,按照速度來說,恐怕已經快要到兀良哈禿山了。”
朱權簡單闡述了一下漠東的情況,朱棣也連連點頭。
他一直在關注北邊的情況,自然知道兀良哈經過自己父子二人的四輪打擊,如今別說南下打草谷,就是自保都成問題。
正因如此,他才會只要三萬六千人,因為這點兵力足夠將他們驅逐或殲滅在漠東草原了。
“明日大軍北上,同時告訴肇州的孟章,讓他準備三天后驅駛糧船出發。”
朱棣沒有說自己要怎么對付兀良哈,因為他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保障肇州這四年來存糧都能運抵兀良哈禿城,隨后分兵追逐就行。
漠東草原越往北越狹長,很容易找尋到兀良哈主力。
簡單商定了出兵的事宜,朱棣便遣散了李失等人。
等到黃昏,負責帶領文官隊伍北上的王彥才帶著解縉、楊士奇等六百余名文官和上百本奏疏抵達軍營。
由于明初對科舉有騎射的加分項,故此大部分文臣都掌握馬術,只是他們從未見過北方的遼闊,因此速度慢了些。
“陛下萬歲”
解縉、楊士奇等大學士率領六部官員來到了中軍大帳,而朱棣也命人在地上鋪設了野餐的粗布。
伴隨著眾人唱禮結束,穿著一身戎裝的朱棣便走出大帳,雙手叉腰道“如何,這北方的遼闊,你們在江南看不到吧”
“回陛下,北方確實遼闊,但不如南邊綠水青山。”
解縉依舊高傲,那話說出后,朱棣很是不喜,但也沒有指責他,而是說道“南方綠水青山不假,但也不算樹木成蔭。”
“要說樹木成蔭,那也是西南諸省才對。”
“陛下教導的是。”楊士奇擔心解縉說錯話,連忙開口附和朱棣。
“嗯。”朱棣頷首,瞥了一眼解縉。
解縉眼觀鼻、鼻觀心,不多時中軍大帳前的篝火燒起,一只只被處理干凈的黃羊也被架到了篝火旁,由兵卒親自炙烤。
“都入座吧”
朱棣自己坐在了大帳前的馬札上,一名兵卒上前為他展開了折疊的木質桌子。
很快,數百張折疊的桌子被擺好,椅子則是以馬札來充當。
群臣武將們入座后,一盤盤撒上鹽和香料的黃羊肉便端到了桌上。
朱棣率先動刀,拿著刀子便開始割自己桌上的烤黃羊腿,偶爾嫌不夠辣,還讓人加辣繼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