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舉,是視兩國邦交為不顧啊。”
金瞻扯上了朝貢藩屬的邦交話題,只是一聽到這個話題,朱高煦便輕嗤道“我聽聞朝鮮廟堂之中一直有出征遼東的口號,不知道這算不算視兩國邦交為不顧”
“這臣”金瞻冷汗直冒,他想不到朱高煦居然連這種事情都知道,就仿佛住在了國王所居住的景福宮一樣。
“此土地,離下國更近”
金瞻病急亂投醫提,可朱高煦聞言卻沒有再出現輕笑聲,這讓金瞻小心翼翼的抬起目光,并看到了冷著臉的朱高煦。
他連忙跪下作揖,朱高煦則是不予理會,直接開口道“若說近,朝鮮距離天朝更近,可我天朝會宣稱朝鮮是天朝國土嗎”
朱高煦說完,他干脆起身走到了金瞻面前,將他緩緩扶起的同時說道
“我知道權知朝鮮國事李芳遠無法節制廟堂上的不法佞臣,要不你看這樣吧”
朱高煦佯裝思考,片刻后才說道“你讓權知朝鮮國事派那群佞臣領兵去攻打遼東,天朝在遼東那邊還有一萬人,雖然不多,但天朝體大,人數雖少,卻與朝鮮相差不多。”
“屆時讓這一萬人和朝鮮佞臣所率兵馬交戰,哪一方贏了,這東北部分就歸誰。”
“啊這下國不敢”
金瞻被朱高煦的話給嚇住了,畢竟朝鮮消息并不閉塞,他們也知道安南實際上已經被大明給攻滅,并且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鄭和所率的下西洋水師。
如果朝鮮調集兵馬去進攻遼東,屆時鄭和直接從海邊登陸,那朝鮮恐怕就不是在爭論一兩塊地的問題了,而是會不會滅國的問題。
鄭和的下東洋艦隊是何種規模的,消息早已在朝鮮傳開,朝鮮國主的李芳遠便十分忌憚大明的水師力量。
現在朱高煦這手,倒是好像利用朝鮮軍隊登陸遼東做借口,隨后一舉將其滅國的打算。
畢竟朱棣親率三萬大軍北上,誰知道這支軍隊是北上打兀良哈還是打朝鮮。
如果是朱棣親征朝鮮,留太子監國抓朝鮮把柄,那自己一旦答應,便是亡國之舉。
“臣考慮不周,希望可以返回朝鮮,與我國主商議后再出使大明,求見殿下天容。”
金瞻想要逃離春和殿,朱高煦見狀也笑呵呵的頷首道“你回去慢慢商議,我等著你。”
朱高煦雖然笑著在說,但金瞻卻覺得這話是在威脅。
“臣告退”
相較于來時的平穩,此時退場的金瞻顯得十分慌亂,似乎真的擔心朱棣親征朝鮮。
待他著急忙慌的退出春和殿,亦失哈上前遞來了茶水,朱高煦也抿了一口,對金瞻消失的方向不屑
“邊夷賤類,也配與我談條件”
明太宗實錄“五月庚寅,上至兀良哈禿城駐兵,搜尋兀良哈諸衛胡兵蹤跡。”
渤海紀事本末“五月乙酉,朝鮮遣使欲謀合蘭、雙城等地,使曰“此地距朝鮮甚近也”,上回曰“朝鮮距天朝更近也”,使臣怯而奔還,上與渤海太監曰“朝鮮者,邊夷賤種,不識王化,不足待以仁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