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六十八,戶二十二萬四千六百七十二,象九十五、馬二百七十一、牛三萬二千五百二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漢口十二萬四千七百五十,安南口一百八十九萬七千四百整,耕地一千六百四千二十四萬七千三百余六畝三分。
“二百零二萬余口,一千六百多萬畝耕地倒是不錯。”
看完黃冊和魚鱗圖冊內容,朱高煦滿意點頭,雖然安南本土人口還有近一百九十萬,但起碼漢人遷徙速度不算太慢。
自從江南等地被強制移民開始,朱高煦略微看了看,遷徙安南的人口基本可以達到十六萬左右。
如果把這十六萬沒有耕地的流民遷徙到安南,那安南人口也能達到二十八萬。
這個占比已經不低,起碼比歷史上近三百萬安南人口和不過三十萬漢人的占比要高。
“現在的問題是長山山脈之中的蠻人,他們的數量也不容小覷,剿滅胡氏父子后要對付的就是他們。”
“對付他們,可以拉一派打一派,拉攏歸順我們的,打擊反抗我們的,同時還要讓安南本土百姓與他們對立,這樣才能讓我漢人可以穩定繁衍。”
朱高煦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利用長山蠻人和安南人的仇恨來使得兩方矛盾加劇,從而讓他們忽視漢人。
等他們斗得差不多的時候,漢人也可以用自己的人口優勢來同化他們,進而徹底實控安南。
明代的漢地兩京十三省,要在朱高煦自己的手上發展的越來越多,直到吃不下為止。
就現在而言,中南半島難以吃下,且沒有名義吃下的就是暹羅地區的十余個國家,以及安南南邊的占婆,高棉,以及馬來半島上的十幾個小國。
爪哇和蘇門答臘、呂宋等南洋諸島則是只能吃下幾個重要的島嶼,除非大明能在未來幾十年人口爆炸式增長,不然很難吃下南洋和中南半島的三宣六慰。
就現在的情況來說,黑龍江以南的東北地區已經算是傳統漢地了,只要把女真人都從山中招撫出來,然后發配足夠的罪犯占據黑龍江兩岸,那實控東北地區就沒什么問題。
明代遼東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戰事都能從一開始的四十余萬人口增加到明末的二三百萬。
現在只要自己不出問題,那自己能活的幾十年時間里起碼能讓整個東北地區人口翻一倍。
如果東北地區人口能突破五百萬,那便是小冰河期到來,東北也不會遭遇太大問題。
明末之所以能培養出努爾哈赤,除了李成梁的扶持外,也和小冰河時期的東北地區洪澇有著不少問題。
不過歷史上的洪澇是因為女真各部沒有足夠的人口和實力修建水利,這才使得整個關外民不聊生,最后各部內卷,卷出了努爾哈赤這么一個家伙。
現在東北地區的水利建設雖然比不上江南,但比北方絕大部分省份都要好。
只要繼續保持下去,那依托黑龍江、松花江和嫩江三條大河流,足夠讓東北地區越來越多,更不用說大明在關外建設的大量礦場、手工作坊了。
“告訴鄭和下西洋不用太著急,訓練好兵卒再南下,另外所有南洋船只都需要接受檢查,敢有反抗者炮擊沉船,活口不留。”
朱高煦看著鄭和與楊展的奏疏,也通過亦失哈對他們吩咐了起來。
朱高煦可不管什么海盜王陳祖義,反正在艦炮和下西洋艦隊面前,他們都只是開著漁船的賊寇罷了。
至于南洋諸國會怎么想,朱高煦才懶得管會不會波及他們,反正他們也不是什么好鳥。
舊港宣慰司到了最后,還不是被這群家伙給摧毀了
不展示下武力給他們看看,他們還以為大明的火炮是擺設呢。
“這樣做會不會讓南洋諸國對朝廷心生不滿”
“那又如何”
亦失哈擔心的開口,朱高煦則是看著奏疏輕松道“不把他們打疼,他們就不清楚誰才是天朝,誰才是天下共主。”
“不要為了一時和平而忍氣吞聲,展示什么所謂的大國風范。”
“只有道理足夠大,他們才會和你一樣彬彬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