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一切,朱高煦就可以安安穩穩的治天下了。
在他這么想的時候,金輅也駛進了西華門,向著武英殿進發。
來到三龍橋前,前方的大輅停下,朱棣牽著鄭和的手走上三龍橋,往武英殿里走去。
朱高煦見狀對亦失哈吩咐道“你去春和殿幫我處理下奏疏,我忙完這邊的事情就回去。”
“是”亦失哈應下,同時起身送朱高煦下車后,他才步行往春和殿走去。
不多時,朱高煦跟著朱棣他們走進了武英殿,朱棣也讓人展開了天下四夷賓服總圖,指著南邊上了色的舊港和呂宋道
“這就是你的功績,俺不能忘記,你也是一樣。”
“全賴陛下與殿下賜福。”鄭和沒有驕縱,而是一如既往的謙卑。
朱棣聞言自豪的捋了捋胡子,同時說道“你帶回的這批貨物一旦販賣出去,朝廷起碼兩三年不缺錢糧。”
說罷,朱棣看向不開口的朱高煦“老二,俺要北征了”
“爹想帶多少兵馬北征,又想要對付誰”朱高煦似笑非笑的看著朱棣,朱棣聽后卻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自然是阿魯臺和鬼力赤。”
“漠東三衛的情況我知道,去年已經開辟了九萬畝耕地,今年遷徙的人更多了,只要渤海那邊多調些馴化好的耕牛,那湊個三十萬還是挺容易的。”
“三十萬畝的產出起碼二十萬石,從那里運往漠北東部頂多損耗五萬石,還有十五萬石可以用。”
“俺不去太久,帶五萬人去四個月就足夠。”
朱棣什么都算好了,朱高煦聞言卻笑著搖搖頭。
他這舉動,讓朱棣的臉色瞬間就黑了下來,只是不等他出口成臟,朱高煦就直接作揖道
“渤海那邊兒臣查過了,存糧五十萬石,等到年末應該有八十萬石,這批糧食都可以調往鶴城衛。”
“鶴城衛通往哈剌溫山西面的驛道已經修建了大半,最多到年末就能開辟出一條兩丈寬的驛道,唯一的問題就是道路沒有夯實,所以運糧會比較慢。”
“兒臣的意思是,您點三萬騎兵,兩萬馬步兵,從遼東、渤海等地征調十五萬民夫,從鶴城衛發動西征。”
“大寧的糧食從遼東調,漠東三衛的糧食也率先供給給您,合計是一百萬石。”
“您這軍隊民夫合計二十萬人,從鶴城衛到漠北東部的齊王城差不多一千里,這一百萬石能運抵齊王城的差不多有四十萬石。”
“糧食運抵后,您怎么打就看您自己的,永樂六年五月動兵,打到什么時候全看您自己。”
朱高煦如實說著自己的想法,可他的這話卻聽得武英殿內所有人炸毛,朱棣更是被他給嚇到了。
只是反應過來后,朱棣立馬怒叱道“伱少給俺陰陽怪氣的”
“俺把胡人收拾了,到時候你坐江山才穩固”
“爹,兒子沒陰陽怪氣,兒子說的是事實。”
朱高煦哭笑不得,他不支持要挨罵,支持也得挨罵,合著老頭就挑他一個人罵啊。
“事實”朱棣愣了下,狐疑道“你小子賣什么關子”
“沒有,兒子就想提早把胡人收拾了,其它沒什么想法。”
朱高煦無奈,他總不能說,再不收拾阿魯臺和鬼力赤,過兩年本雅失里就帶著元裔身份回漠北,用這個身份不斷從歐亞大草原搖人了吧。
只要重創鬼力赤和阿魯臺,讓他們無法全力支持的本雅失里,那本雅失里恐怕得和瓦剌斗好幾年。
“俺不管你說的是不是氣話,反正你剛才既然已經說了,那就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