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朝日孝子
“嗶嗶”
“那邊那個吐痰的家伙,不知道不能隨便吐痰嗎罰款三文”
鞭炮齊鳴中,永樂五年順利過去,永樂六年隨之而來。
不過相比較永樂五年,永樂六年開始的南京城顯得格外嚴格,不管是治安還是衛生都糾察的十分嚴格。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新的一年初,大明即將在麒麟門和江東門分別舉行“朝貢宴會”一環的大閱兵。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其中的“祀”指國家的公祭儀式,“戎”則是國家的軍事行動。
對于大明朝來說,即將到來的大閱兵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大事。
作為天朝上國,閱兵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而在此時,閱兵的理由也大抵如此。
海內外二十五國使臣先后抵達京城,有的已經抵達一年,有的則是十個月。
站在這近七丈高的高樓上,他可以將在窗戶后將四周的風景一覽無余。
說實在的,朱高煦了解權近并非是因為他的才學出名,而是因為權近所寫的一本書。
與東察合臺汗國的馬哈麻等人不同,由于權近的身份特殊,因此他得到了朱高煦的召見。
“臣謝殿下恩典”
正因朱元璋的青睞,權近雖說屢遭彈劾,但依舊屹立不倒。
上首位的朱高煦開口賜座,權近也老老實實的謝恩。
等到李芳遠上臺,更是冊封權近為吉昌君,以此彰顯他傾向大明的政治意圖。
“現在看來,我們只有在元宵節的大閱兵那天才能接近他們了。”
權近五十有三,曾經在洪武年間兩次參加大明科舉,并奪得鄉試第二名。
歷史上的李芳遠親近朱棣,主要是因為賜土和大明承認李芳遠身份的原因,而眼下大明不僅和朝鮮有土地糾紛,政治上也不承認朝鮮歷代君主為國王,經濟上更是因為大明直接開設對日市舶司,致使朝鮮的二道販子經濟難以維持下去。
“沙迷查干汗給我們的任務是取得大明的支持,借助大明的力量向西收復被帖木兒那個跛子奪取的失地。”
“蘇木哈,我們一路從西邊南下,見到了不少信奉教義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不過他們已經背棄了教義,居然連娶妻生子都要受到大明朝廷的限制,依我看,西北的教義再過幾十年就很難存在了。”
“來到大明的這些天,我們至今沒有見到大明皇帝和大明的太子。”
“到時候,只有我們所處的西域能保持真主賜下的榮光。”
“下國臣子權近,參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除了他們,還有南洋、中南、西南、西番等近三百家土司也派遣使臣或親自抵達京城。
一道聲音從這男子的身后傳來,不遠處是一個深目高鼻的華貴男人,他年紀在三十左右,此刻正安靜坐在房間內的圓桌前,桌上擺放著十幾道江南菜肴。
“大明果然繁華且干凈,不知道半個月后的大閱兵他們又想展現什么。”
這三旬男子說著自己的想法,但這想法卻讓那打扮像大臣的男人皺眉“馬哈麻,你的哥哥沙迷查干汗并不希望推行教義。”
“帖木兒那個跛子死了,大明的皇帝應該是想要彰顯武力,讓諸國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強盛,以此來讓四方國家收起狼子野心。”
在他目之所及的地方,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江南亭臺樓閣及民居小院,他可以看到許多大明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