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分好奇,朱高煦聞言只能嘆氣道“上面瘧疾多,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返回前,我不準備插足上面。”
“除此之外,從福建橫渡海峽前往當地也比較困難,適合朝廷的只有從長江口一路南下這條航道比較安全。”
“目前來說,朝廷只需要掌握澎湖就足夠了。”
朱高煦說著,便見朱高燧看著地圖上的舊港說道“鄭和他們還沒有離開舊港嗎這都幾個月了”
“不把舊港經營好,他怎么下西洋”看著只有小聰明的朱高燧,朱高煦嘆氣起身,用指揮桿指向舊港的同時,一路沿著海岸線滑向昆侖角好望角。
朱高煦給鄭和的任務很重,他希望把所有官場在第二次下西洋期間修建好,例如蘇門答臘、大古剌、榜噶喇孟加拉、錫蘭斯里蘭卡、古里、忽魯謨斯、剌撒、阿丹、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層拔國等等。
這些有的是國家,有的是城邦,一直從馬六甲沿海到后世南非東北部海岸地區。
抵達昆侖角后,鄭和會在當地設置一個昆侖宣慰司,并開墾耕地,建設城鎮返回。
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前,這個宣慰司會從層拔國購買可以長期儲存的糧食等待鄭和抵達,并作為鄭和前往中美洲、南美洲的補給點。
只要能和印加帝國、阿茲特克人溝通,并建立一定的友誼,屆時鄭和就能留下一隊兵馬,在當地人的幫助下找到朝廷所需的各種作物和植物。
這次的友誼建立,也方便日后大明走大明洋太平前往美洲西部,省去補給上的麻煩。
只要把各種貿易商品價格談好,那船隊就不需要帶沉重的糧食,完全可以帶著商品從大明洋前往中美洲的西海岸,然后用船上的貨品和當地人換糧食。
如果朱高煦沒有記錯的話,北美野牛的數量是數百乃至上千萬頭的龐大數量。
如果不是遭到白人濫捕濫殺,這群野牛足夠當地土民正常吃數百上千年。
一想到歐洲那群家伙,朱高煦就氣不打一處來。
大明眼下的情況是無法殖民美洲的,而且朱高煦也不打算殖民美洲。
相比較美洲,他更在意中南半島和南洋。
至于美洲,大明完全可以用商品來換取黃金、白銀等資源,并且可以放心扶持美洲上的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
美洲和大明的沖突注定不會很大,相比較之下,美洲和歐洲的沖突才讓人好奇。
朱高煦很好奇,如果大明把馬匹和甲胄、弩箭等東西帶給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那歐洲人登上這座新大陸的時候,會遭遇到什么
想到這里,他興致勃勃的看著美洲的方向,而朱高燧見他看著地圖上的美洲方向,也不由詢問道“這北洲和東洲上有人嗎”
“自然有的。”朱高煦聞言,當即走到了書架上,從書架上找出了一本書。
這本書看上去很古樸,朱高煦將其打開后,上面出現了一段話。
北荒者,距中國三萬六千里,需越大河,渡冰海
“這本書應該是先秦時期的書,其中的中國按照詩經的解釋是天子所居住的京師,也就是從周天子居住的洛邑到北洲,需要走三萬六千里才行。”
“先秦一里和我們現在的一里長度不同,折算下來差不多就是兩萬五六千里左右,但也足夠很遠離。”
“書上說的冰海,應該就是這里”
朱高煦心知肚明的指著白令海峽“這里就是冰海,據傳天下大寒的時候就會結冰,可供人行走渡海。”
“另外一本書上就說了,北洲和南州的人是怎么到當地的。”
朱高煦說著,又放下這本書,找到了另一本看上去很古樸的書。
他翻開給朱高燧指出了那句話,上面的意思大概是在說,在燧人氏時期,由于天下大寒,華夏北部的一些部落渡過了冰海,抵達北洲后,因為依舊寒冷,所以不斷向南遷徙,一直到他們來到一處暖和的地方才開始定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