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朱棣捋了捋胡子,隨后才開口道
“朱能、王義、十七弟、丘福、火真、李忠、王戎、王聰、王忠、李遠、李失、允恭徐輝祖。”
“至于李齊、陳武、李察等人則是跟隨孟章拱衛大營,等我們消息的同時向西步步為營的西遷。”
“野戰炮我帶走一百門,留五十門給你。”朱棣對孟章說著,孟章也點頭頷首。
雖說朱棣帶的都是騎兵,可經過多年的訓練,明軍的騎兵也需要掌握下馬結陣,發射火炮、線列排槍,上馬左右開弓等各類技能。
各衛騎兵中,都有專屬的火槍騎兵和火炮騎兵。
他們上馬可以左右開弓,左右奮擊,下馬可以舉槍射擊,點火開炮。
在無止境的訓練中,他們早就摸清楚了自己手上火槍和火炮的情況。
但彈道不穩定的這個時代,每門火炮的彈道如何,只有使用它的兵卒最為清楚。
正因如此,火炮和炮兵同樣珍貴。
丟失火炮的炮兵不一定能立馬適應新的火炮彈道,戰死炮兵的火炮,其它炮兵來也難以適應它。
這一切,朱棣都在朱高煦所撰寫的那些軍事書籍中看過,也牢記并運用。
憑著手中的這三萬混合騎兵,如果不是受限于補給,朱棣甚至覺得自己能打穿漠北。
“炮車配備雙馬,攜帶一個基數的實心彈和一個基數的霰彈,兩個基數的火藥。”
“火槍手”
朱棣事無巨細的交代著一切,直到所有該交代的都交代完,朱棣才示意他們可以離開了。
諸將離開后,將朱棣的軍令傳達開來,而文臣那邊也以解縉、楊士奇、胡儼等人為首,十余人走上前來敬酒。
“為陛下賀”
明明就是敬酒,他們卻還要擺出廟堂上的那番姿態,讓朱棣看不順眼的同時,也只是起身平靜舉杯飲下。
見朱棣如此,解縉也走上前一步道“臣解縉請問陛下,我等明日是否隨軍出征”
“不必了,你們在營地里老實呆著就行。”朱棣可不打算真的帶這群家伙上戰場,上次打兀良哈是這樣,這次依舊不變。
“臣等領諭”
得到朱棣的肯定回答,眾人頓時松了一口氣。
盡管上次朱棣沒有帶他們親臨戰場,但他們距離戰場其實也不遠,那炮聲和喊殺聲讓不少人臉色煞白。
尤其是戰事結束后,朱棣還讓他們前往戰場觀摩,結果只看到一地的殘肢碎肉,還有那被焚毀時突然坐起來的一些尸體。
那恐怖的一幕,至今回想起來,依舊讓人喉嚨止不住的發苦。
這次好了,漠北廣袤,就連朱棣想要找到蒙古人都不容易,自然不愿意帶他們這堆拖油瓶。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眾人也在敬酒過后紛紛散去。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里,朱棣帶著諸將載歌載舞,一直熬到了亥時才宣布散場。
這一夜,朱棣鼾聲隆隆,可卻睡得十分舒心。
翌日一早,無需旁人喚他,他便先諸軍起床,經過一番洗漱后,換上了戎裝。
王彥為他牽來了一匹汗血馬和河曲馬,并幫他將甲胄兵器放在了河曲馬的背上。
不多時,御廚已經為朱棣做好了飯菜。
用漠北野菜和羊肉做出的飯菜極為可口,明明不如京城時的飯菜好吃,可朱棣吃起來卻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