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接過那寶璽,拿在手里把玩的同時說道“你能說服所有部眾投降朝廷嗎”
阿魯臺會說官話,因此和朱棣可以直接對話,不過面對他的話,阿魯臺卻搖搖頭
“我敗亡的消息傳出后,許多部落估計會向西邊投奔月魯帖木兒和馬哈木、太平他們去。”
“那你能說服南邊那支兵馬嗎”朱棣聞言有些不高興,但阿魯臺這次點了點頭
“我能說服阿力臺的兵馬”
“好,那俺接受你的投降,并且會在大寧都司為你們挑選草場,至于你和你的哥哥還有永謝布的尚書們,俺不會虧待你們的。”
見阿魯臺還有點作用,朱棣也就坦然接受了他的投降,并派出韃靼本部的一些千戶在明軍監督下前往北邊去招降北逃的韃靼部眾。
與此同時,朱棣也派出塘騎讓孟章往闊灤海子進軍,一路上招撫韃靼諸部,并分兵南下將盤踞在錫林郭勒草原北部的韃靼各部招撫。
朱棣可不想為瓦剌做嫁衣,他得先一步招撫韃靼諸部才行,不能讓瓦剌壯大。
因此,當大軍在北山壑的河谷草原扎營,并將所有韃靼騎兵的盔甲、兵器繳下時,朱棣則是坐在自己的大帳內,躺在榻上研究如何將此戰戰果擴大。
阿魯臺已經被俘,那草原上的力量就失衡了。
現在他需要弄清楚,瓦剌能拉出多少兵馬,鬼力赤又能拉出多少兵馬,然后對草原做出布置。
“王彥,把阿魯臺叫來,俺有事情問他。”
“是”
朱棣對帳內的王彥吩咐,王彥聞言也連忙派人去傳阿魯臺。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刻鐘后回來的不僅有阿魯臺,還有后軍的朱能。
他們入帳時臉色不太好看,這讓朱棣想到了原因。
“阿力臺跑了”
朱棣詢問阿魯臺和朱能,阿魯臺點了點頭,朱能則是慚愧道
“那阿力臺見我軍舉著韃靼本部大纛出現,他立馬就拋下了兩千余騎斷后,帶著不足七千騎撤退。”
“末將本想追趕他,但他們在南坳口布置了東西,耽擱了我軍一刻鐘。”
“我已經命火真、鄭亨前往追擊,只是”
朱能還想說什么,朱棣卻抬手道“罷了。”
抬手間,朱棣腦中思緒轉了轉,隨后對阿魯臺詢問道“你覺得你哥哥會投降瓦剌嗎”
“應該不會”阿魯臺沒有底氣,或者說不想回答。
他本就不想投降,只是為了茍活而沒有辦法。
如今阿力臺突圍成功,說不定能帶著參與的韃靼諸部重聚起來,他自然不會幫朱棣對付自己兄弟。
只是他不曾想到,面對他的這搪塞,朱棣卻惋惜道
“那可惜了,俺本來還想放你去執掌韃靼,讓韃靼成為朝廷的屏障,現在怕是不行了。”
得知阿力臺突圍成功,朱棣惱怒之余也有些慶幸。
以當下大明的情況,毫無疑問是無法再漠北立足的,不管是人口還是后勤都不行。
韃靼部如果真的一蹶不振,那瓦剌毫無疑問會得到更好的發展環境,并且還能一家獨大。
這種局勢下,瓦剌崛起顯然不符合自己打擊漠北的想法。
因此,在得知阿力臺突圍后,朱棣想的不是圍剿阿力臺,反而是扶持阿力臺。
在朱棣看來,哪怕是最親近的親人都會有間隙,而作為阿魯臺哥哥的阿力臺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