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符合規矩,但朱高煦在乾清宮守著更不符合規矩,指不定還會被那群江南文人寫出一篇篇淫穢后宮的野史。
“你爹什么時候回來”
徐皇后詢問著朱高煦,他也不假思索道“說是中秋過后再回來,回到南京的時候估計也快到霜降了。”
“霜降”徐皇后呢喃著,輕輕點了點頭。
“我有些乏力,先去旁邊休息一下。”
徐皇后緩緩起身,朱高煦見狀也跟著起身,跟在她身旁將她護送進入偏殿,安排好女醫隨時待命后才返回了正殿,在正殿那空曠的桌前繼續思索朱棣的旨意內容。
漠北的局勢也就這樣了,具體還會有什么變化,得根據具體來看。
只是單論戰果而言,此戰一戰幾乎比歷史上朱棣五次北征結果還要大,不得不說有一群好隊友的重要性。
如果朱棣手下還是歷史上的老配置,估計這次阿魯臺還真的能突圍成功。
沒有火繩槍和陳昶的穩重,單憑王忠和王聰二人,肯定是擋不住阿魯臺突圍的。
“老頭,這配置倒是讓你舒服了。”
朱高煦調侃著那遠在數千里之外的爹,緊接著又想到了西域和青藏、三宣六慰及南洋的事情。
朱棣想的是拿下哈密,以哈密南北作為跳板進攻漠西的瓦剌。
可就朱高煦了解來說,在后世降水線向西北移動的情況下,哈密的耕地情況并不算多,這點他前世跟著單位出差走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伊犁這條北疆路線時也親眼見過。
哪怕在后世降水線向西北移動,并且有現代機械修建各類水渠、水庫的情況下,哈密在天山南北的耕地情況都不容樂觀,更別提這個時代了。
哈密與朱高煦讓郭鏞所建設的沙州、瓜州距離六百余里,前世經過這里時,他當時還吐槽這條路上盡是戈壁,渺無人煙,只有星星峽這一處進出通道。
在后世高速的狀況下,他都記得那天開了四五個小時的車,更不用說這個時代的道路條件了。
就算抵達了哈密,想從哈密出兵攻打漠西的瓦剌又得走五六百里路程,算下來幾乎是一千二百里路,并且沿途水源稀缺,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因此在朱高煦看來,走哈密遠不如走漠北來的更輕松,起碼漠北還能走飲馬河克魯倫河一路向西抵達忽蘭忽失溫一帶,再走二百余里陸路接上圖勒河、色楞格河,最后抵達漠西的燕然山和稽落山。
這東西跨度雖然有近兩千里,但按照這次明軍的北征情況來看,只需要在海喇兒千戶所站穩腳跟,在海喇兒千戶所囤積二十萬石軍糧和足夠的豆料,那明軍可以征調民夫前往飲馬河中游扎營,然后補給騎兵一個月的軍糧、馬料來對漠西進行打擊。
在沒有火車的這個時代,依托河流而走兩千里路,可比水源稀少的一千二百多里路簡單多了,即便這些河流無法通航大船,但起碼軍隊不缺水源。
乾隆打準噶爾時,走北路草原的軍隊反倒是沒什么問題,倒是走南路的軍隊差點因為補給而覆沒。
乾隆年間正巧是小冰期結束回暖,全球氣溫比永樂年間還略高一絲都如此,更別提當下了。
在朱高煦看來,能控制哈密慢慢屯糧就不錯了,等到東察合臺汗國分裂的時候,趁機拿下西域就是大明最好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一旦錯過,那就很難再有這樣的好機會了。
當然,更主要的是,如果東察合臺汗國內部不出問題,這次的分裂應該在歪思汗死后,也就是大概三十年后的樣子。
朱高煦現在二十八歲,三十年后就是五十八歲,如果他能活到那個時候,則是可以利用東察合臺汗國的內斗而占據西域,即便他不能,也能培養朱瞻壑拿下西域。
只要握住伊犁河谷,那再想控制整個西域就容易多了。
至于后人會不會放棄西域,這點朱高煦就很難預測了。
“爹爹”
“你爹還沒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