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春見楊綱表面同意,當即便讓他返回播州。
“下官告退”
楊綱小心回禮,而后起身退出木屋,在明軍武官帶領下離開了永安馬驛。
在他走后,沐晟才道“他們這會不會是緩兵之計”
沐晟一開口,瞿能等人紛紛看向沐春,沐春卻道
“若是真心投降,那可以免去一場戰事,畢竟我軍目標是改土歸流,是打碎貴州當地世襲千年的土司,而不是比誰殺的人多。”
“只要播州楊氏及麾下六十余家土司接受改土歸流,那朝廷便沒有理由繼續攻打他們。”
“以四川和湖廣的體量,足以吃下他們。”
“若是楊氏父子的緩兵之計,那也無礙。”
“他們把兵馬聚集起來與我們交手,總比我們拉長戰線去深山之中一個個的搜捕要好。”
在沐春看來,只要能不留隱患的完成任務,那這一仗完全可以不打。
貴州的地形他們已經領教過了,朝廷在貴州境內只有三條主要官道,其它道路都是崎嶇的小道。
這樣的地形,明軍要打仗還得修路,如此一來就耽擱了時間。
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其次才是出兵攻打。
“若這楊氏父子真的就此投降,那反倒有些軟弱了。”
瞿能只覺得自己興致剛起來,便被楊綱的求和給打斷了,不免輕視這對父子。
“他們會投降不出奇。”
沐春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后才道
“他們倚重的無非就是婁山關、崖門關、桑木關等播州外圍五關,而今我軍依靠拉攏拿下婁山關,長驅直入播州城,他們如何抵擋”
“眼下先等等陛下的朱批,再關注他父子二人的動向,最重要的還是運送糧草來永安馬驛。”
他瞥了一眼沐晟,沐晟也連忙作揖“四川布政使蹇義已經派遣民夫,將重慶府的五十萬石常平倉糧運抵綦江,不過綦江的民夫不足,恐怕還需要從四川征調。”
“這事情你與四川布政司官員協商,總之在陛下朱批奏疏發還前,永安馬驛的儲糧不得低于十萬石。”
“是”沐晟應下,而后眾人先后走出了木屋,各自返回了自己的臨時居所。
也在他們返回居所時,楊綱加急往播州趕回,并將消息帶給了自家父親。
坐在宣慰司衙門內,楊昇有些忐忑,畢竟就沐晟的意思來看,他們能否保留播州半數田地,還得看朝廷的臉色才行。
“如果沒有這半數田地,我們就繼續反”
楊昇惡狠狠開口,不過楊綱卻想到了在南京時瞧見的朱棣與朱高煦,搖搖頭道
“依照我上次在南京所見,陛下應該十分大方,應該不會把土地全數收走。”
“至于東宮那位倒是對土地很執著,但也只是收走土地,改發錢糧。”
“總之對土司們的召集不能停”楊昇起身渡步幾個來回,分析道
“如果朝廷給出的條件令人滿意,那我們就當著土司們的面和官軍談好條件,帶著他們遷徙。”
“若是談不好,便帶著他們與官軍再斗一場。”
他的想法與楊綱不謀而合,父子二人同時頷首。
與此同時,播州各土司紛紛跋山涉水的前來助陣,而沐春所發加急也在七日后抵達了南京城。
冬月初的南京已經略微寒冷,武英殿內的火道與火墻也填充了燃料,整個宮殿不能說全部暖和,卻也不是那么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