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僧伽羅語驅趕明軍,好在明軍帶來了從內清爾雇傭的翻譯。
“我們是來自中國的官方船隊,這次來錫蘭是為了和錫蘭建立貿易,同時補給一些糧食淡水的。”
“這是我國使臣帶給國王的禮物。”翻譯一邊說,一邊讓兵卒劃船靠近碼頭,將三個大箱子吃力的抬上了碼頭,但人卻沒有走上陸地。
“你等我們通傳。”聽到對方的僧伽羅語,幾名將領對視過后便讓他們等著,不給上岸機會的同時,也派人帶著這三箱禮物前往了王城通知消息。
幾個時辰很快過去,眼看他們這么久還沒討論出結果,翻譯只能開口道
“我們先回艦隊,明天的中午會再來詢問的。”
他解釋著,不過錫蘭國士兵卻依舊虎視眈眈,最后明軍只能劃船返回了艦隊。
回到艦隊后,他們第一時間將事情匯報給了陳瑄,陳瑄聽后則是撫了撫須
“明天這個時候再問,最好讓他們先動手。”
“是”百戶官聞言作揖,而后退下了坐船。
陳瑄見狀也看向了不遠處的陳佐“讓弟兄們把野戰炮、定裝火藥和鐵炮彈都準備好,上了陸地就別用石彈了,攻城沒有鐵炮彈威力大。”
“是”陳佐應下,轉身讓軍隊準備去了。
也在他們準備期間,時間一點點過去,直到第二日正午,錫蘭山國仍然沒有給明軍上岸的機會,并說送消息去王城來回需要三天。
見狀,明軍便再度返回了坐船,而與此同時的錫蘭山城也迎來了一輛馬車和一名馬納爾港的官員。
錫蘭山城雖然和山有關,但距離山區實際上還有很長的距離。
錫蘭國立國時間很長,而錫蘭島上人口更是從公元前便已經遷移上島。
由于全國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因此島上人口足有百余萬之多,不過其中有三成是北邊的賈夫納國之下的泰米爾人,剩下七成則是僧伽羅人。
在石砌的都城中,擁擠的街道和密集的石屋、木屋便是這座都城最有價值的物品。
生活在都城中的僧伽羅人勉強能靠著農業生活,但關于許多手工商品則是需要從海上貿易獲取。
面對鄭和所率大明艦隊的抵達,錫蘭國內毫無疑問分為兩派。
他們對大明并不了解,只從航道上的其它商人口中得知了中國、大明等詞匯。
國相亞烈苦奈兒反對與大明交流,大臣耶巴乃那則是認為大明的富裕早就傳播海外,錫蘭可以借此機會與大明拉上關系。
二人的爭論持續了很久,即便發展到了眼下也沒有停止,不過這一切將會隨著這三箱禮物而宣告暫停。
當箱子之中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商品出現的時候,人在家中辦公的國相亞烈苦奈兒立馬放下了手中的刀,走下臺階拿起了一匹絲綢。
“這絲綢比起那些商人們送來的,要好上太多太多了,如果拿到市場販賣,應該能賣出十個蘇瓦納黃金。”
亞烈苦奈兒不過五尺出頭的身高,臉上留著濃密的大胡子,身上穿的五彩斑斕,頭上的帽子還有許多寶石。
光他這一身扮相,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錫蘭山國的國王。
在他欣賞大明瓷器和絲綢的時候,站在他身旁三十多歲的一個中年人便開口道“父親,我們或許可以讓他們上岸,然后從他們船上征收一些貨物。”
“嗯”亞烈苦奈兒眼前一亮,回頭高興道“納顏,你的想法不錯,我們可以像對帖木兒、阿拉伯的那些商人一樣,對他們強征貨物。”
“這件事情就交給伱去辦,你帶五萬大軍去馬納爾,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實力。”
“是”聽到自家父親的話,納顏當即走出了自家那比王宮還要繁華的府邸。
很快,他便開始在錫蘭山城四周征調男丁,但凡被征調的男丁,納顏都會發給他們一面木質的盾牌,以及一桿七尺左右的長槍,除此之外別無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