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聽到要突襲錫蘭王都,李實瞬間激動了起來。
攻破王都,俘虜國王,這可是難得的功勞啊
他與鄭和一樣,并沒有將錫蘭國的那所謂八千王城軍放在眼里,兩千九百明軍,足夠攻破錫蘭山城。
“走”
抖動馬韁,鄭和便向著錫蘭山城趕去,李實見狀也留下了一百人監督阿大哈他們這五百多人,隨后率領大軍跟隨鄭和腳步而去。
阿大哈眼見明軍主力漸漸走遠,原本臉上的畏懼開始慢慢消失,最后冷靜下來。
他率先拔出匕首捅向了距離他最近的明軍兵卒,然而匕首刺在甲胄上后卻根本無法進入一寸。
“嗶嗶”
明軍反應了過來,拔出金瓜錘砸向阿大哈的同時吹響了木哨。
一瞬間,一百明軍對五百護衛動起了手,身穿皮甲的這群護衛軍雖然有數量優勢,可當真正交手后,卻在一瞬間被明軍分割斬殺,投降大半。
至于率先動手的阿大哈則是在第一時間就被他試圖刺殺的那名兵卒一錘子砸死了。
當塘騎將消息傳到鄭和耳中時,鄭和只覺得對錫蘭厭惡極了。
他這一路下西洋還沒被人這么惡心過,今日不攻破錫蘭山城,他得被惡心一輩子
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在錫蘭的平原上響起,由于已經趕了三天路,因此現在的鄭和距離錫蘭山城也不過二十余里。
雖然已經對明軍動手,但錫蘭國并沒有在錫蘭山城四周分布塘騎,因此當城頭守軍發現明軍時,鄭和已經率領明軍抵達了錫蘭山城外三里處。
“前進二里,給我炮擊城門口和城門樓”
趕了一個上午的路,明軍士兵一個個的都積攢了不少怨氣,因此當鄭和下令炮擊時,明軍很快就快走來到了錫蘭山城外一里位置構筑火炮陣地。
二十門野戰炮被構筑,而錫蘭山城內也響起了緊急的鐘聲和急促的哨聲。
“鐺鐺鐺”
“轟轟轟”
鐘樓還沒響起多久的鐘聲,便被明軍火炮聲給蓋過,二十枚五斤石彈在一瞬間砸穿了城門。
守城的錫蘭軍隊見狀連忙往城門內填充雜物,而他們的動靜被鄭和用望遠鏡看了個大概,他立馬改變方向“炮擊城墻東北角,火藥包準備”
“是”明軍炮手改換方向,開始對錫蘭城的東北角進行炮擊。
不同于大明那種動輒數丈寬的城墻,錫蘭的城墻與絕大多數德干高原城墻一樣,低矮而薄,根本沒有經歷過什么攻城戰。
在錫蘭島上的戰爭中,往往梯子和投石機、沖車就已經是十分高明的攻城器械了。
沒有進入大航海前,他們的城墻對于加農炮來說,并不算十分堅固。
“轟轟轟”
火炮聲再度響起,這次是試射,不過試射結果很成功。
稍微調整過后,明軍火炮開始不斷向錫蘭山城的東北角炮擊,直到在鄭和目光下出現了墻磚脫落的現象,鄭和才看向身后吩咐道“火藥包炸豁口準備,火炮把女墻給我打斷”
“是”
火炮繼續作響,從正午到未時,整整一個時辰的單一方向炮擊很快讓墻磚露出了后方的夯土。
此時,亞烈苦奈兒才慌里慌張的集結了城內的其余守軍登上城墻,不過面對炮擊,所有人都不敢走上城墻,并且還將城門給堵死了。
“蠢材,堵死城墻干嘛他們只有三千人”
亞烈苦奈兒破口大罵,連忙驅使軍隊和四周居民將堵上的城門甬道清理干凈,并在鄭和不可置信的目光下打開了城門。
八千王城軍出城,他們一個個身穿鎖子甲,頭戴頭盔。
盡管就防護力度來說不如明軍的扎甲,可擁有這樣一支軍隊,在南亞這塊地方已經算是十分不錯了。
更為關鍵的是,鄭和還在走出甬道的部隊中見到了象兵。
二十頭戰象走出甬道,在錫蘭軍的指揮下充為先鋒,向明軍沖來。
“這群人打仗毫無章法,也敢對我們下手。”
鄭和放下望遠鏡,輕描淡寫的哼了一聲,隨后示意火炮準備。
明軍沒有行動,而是等待著錫蘭軍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