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注視下,鄭和略微思考片刻后才開口道“打下容易,可怎么守又或者交給誰”
“朝廷給我們的軍令,畢竟是以下西洋為重,其次才是逼迫帖木兒國向朝廷道歉稱臣。”
“可以交給沙哈魯。”胡季開口道“如果我們表示沙哈魯拿下王位后,便將打下的疆土歸還他們,那沙哈魯一定愿意將忽魯謨斯港連帶海峽上的幾個島嶼交給朝廷管理,并且還愿意與朝廷建立貿易,向朝廷稱臣。”
“畢竟帖木兒國內的許多貴族都對現在的政策十分不滿,他們雖然有錢,卻并沒有什么可以花銷的渠道。”
“朝廷的瓷器、絲綢、茶葉可以憑借這個機會進入其國內的貴族視線中,換購足夠價值的金銀運回大明。”
胡季如此說著,鄭和卻皺眉道“可以先出兵,但這塊地方的歸屬,我還需要請示一下殿下。”
“需要多久”胡季詢問,一旁的陳瑄卻道
“從這里乘船前往大古剌宣慰司,然后走陸路快馬送信前往南京,差不多兩個月時間。”
“算上信鴿飛回大古剌,再從大古剌送回的忽魯謨斯的時間,基本三個半月左右。”
“三個半月時間,也差不多夠我打下這塊地方了。”
陳瑄話里話外都是出兵的意思,鄭和聽后也點了點頭“陸上的事情我不管,但屠城、殺俘這種事情不準許。”
鄭和還是有所保守的,畢竟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依靠大明的帖木兒國,而不是一個死仇。
“放心”見鄭和同意,陳瑄連忙點頭,胡季也開口道
“幾日后出兵我屆時會把消息帶給烏爾薩,讓他們對我保持信任的同時看看哈里勒會不會讓步。”
“如果他能讓步自然是最好的,不能讓步對于朝廷也沒有什么影響,給他們集結南波斯地區兵力,一戰而定總比我們四下搜尋要好。”
胡季說的有理有據,盡管在不知兵的人看來這有幾分出賣情報的意思,但對于明軍來說,自從軍改過后,他們還沒在同等兵力下對敵輸過。
敵軍集結兵力,反倒免得他們去搜尋。
“十日后”鄭和開口道“若是十日后哈里勒還不愿意向朝廷道歉稱臣,那朝廷就會出兵攻占波斯地區。”
“他可以不相信,但朝廷一定有這個實力”
鄭和話里盡顯豪邁,胡季聽后鄭重作揖“既然這樣,那我就把消息報回了。”
“我估計帖木兒在整個波斯地區應該有不下十萬軍隊,但其中有三萬人在阿塞拜疆地區與黑羊王朝作戰,城北烏爾薩手里有一萬五,其它地方應該還能湊齊五萬左右兵力。”
胡季大概描述了一下帖木兒在波斯地區的實力情況,隨后便作揖退出了小院。
在他走后,忽魯謨斯開始變得忙碌了起來。
艦隊已經在忽魯謨斯停靠了兩個多月,盡管攻占忽魯謨斯讓他們繳獲了價值二十萬貫的物資,可這筆錢根本就抵不過艦隊這兩個月的耗費。
唯有攻城掠地,以戰養戰,才能讓艦隊這次下西洋的成果斐然。
正因如此,艦隊全軍上下都渴望著出擊,而不是死守忽魯謨斯。
眼下得了軍令,所有人斗志昂揚,紛紛開始整軍。
烏爾薩不知道他們的情況,只能通過返回的胡季了解忽魯謨斯情況。
相比較出發時的冷落,歸來的胡季得到了烏爾薩親自走出營盤的高規格接待,并在將他接到營地內后擺上了宴席。
“大明愿意接受我們的條件嗎”烏爾薩坐在主位,緊張詢問。
胡季搖了搖頭“他們不愿意,并且我看他們的架勢,似乎在準備發起進攻。”
“他們的軍隊人數在兩萬人左右,大部分都是步兵,只有少量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