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太學城里也分為內外城,外城是這些學子,內城則是畢業留下的太學士,以及做出一定貢獻的博士。”
“我們要去的地方,便是內城。”
朱高煦說罷,馬車也漸漸駛向了被城墻隔絕起來的內城。
相較于與縣城無異的外城,內城就顯得比較空蕩蕩,甚至還有不少耕田。
不同的是,內城的護衛力度比外城更甚,基本每個垛口都有一個兵卒站哨,戒備森嚴。
當馬車抵達熟鐵與混凝土澆筑的五層實驗樓前停下,朱高煦與傅讓先后下車,并在實驗樓前見到了早早集結在一起的三百多名太學士,以及率領他們等待的十二名博士。
“殿下”
率先開口的博士是一名年近三旬的男子,朱高煦見到他也為傅讓介紹道“這是研制出土化肥,解決了鳥糞石病菌問題的王甫王博士。”
“這位是穎國公,研究的事情不用瞞著他,有什么說什么。”
朱高煦介紹了二人身份,二人紛紛作揖客套一番。
客套過后,朱高煦便詢問起了是有什么研究出現突破,值得讓自己拋下公務前來。
聞言王甫也連忙作揖道“蒸汽機已經制成,此外玻璃鏡、谷物條播機、水銀溫度計、打谷機、扎棉機等物也已經制成,并投入使用。”
王甫的話讓朱高煦感到了驚喜,但主要是蒸汽機的進展。
“走,帶我們去看看”
朱高煦連忙示意,王甫也帶著諸多大學士,為朱高煦引路到了一口水井旁。
在水井旁,一個長高皆四尺的蛋形機械設備就這樣安靜的擺放著。
在朱高煦的注視下,王甫帶領年輕的大學士們為這設備填充煤炭作為燃料,隨后等待它充滿蒸汽并關閉進汽閥。
等待片刻后,王甫親自動手打開了一個開關,緊接著那機器便傳出了運轉的聲音,而連接水井的一根淡黃色類似塑料水管也開始將水抽入蒸汽機內,并將水排到了地面上。
“殿下,這蒸汽機可以依靠真空的吸力來汲水,汲水深度達到兩丈。”
“如果將它安置在礦井中,則是可以安全的對六丈深的礦井汲水,不會發生任何危險。”
“這根管子使用杜仲膠制成的管子,十分好用,就是不耐熱,不知道和東洲的橡膠相比差距在哪。”
王甫激動地說著,可朱高煦卻有些失望。
他還以為王甫他們已經弄出可以放在車上運作的蒸汽機了,結果不曾想才堪堪達到了明末清初的抽水版本。
盡管他不知道王甫他們的這個蒸汽抽水機比西方如何,但失落過后他還是夸贊道“不錯,有了這個東西,日后就不用費力讓工人把礦中積水一桶桶的抽到礦井外了。”
“走,帶我再看看其它的研究。”朱高煦表現得很滿意,王甫見狀也就帶著朱高煦參觀了玻璃鏡、谷物條播機、水銀溫度計、打谷機、扎棉機等物。
玻璃鏡基本與后世的鏡子沒有太大區別,可以清晰的照清楚一個人的樣貌,只要價格下來,朱高煦相信可以取代市場上的銅鏡。
水銀的溫度計和后世一樣,但個頭大了許多,并且需要放在腋下兩字時才能測出準確的溫度,這對于日后的醫療有著幫助。
至于其它的谷物條播機、打谷機、扎棉機等研究,基本上都是在現有農具上的改版,只是讓它們變得省力,并且效率得到了細微提高罷了。
之所以說是細微,主要是對于熟手來說,那效率的提升也不過就是在原本工作時間上,多加班一兩刻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