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今年的歲入,你以為是積欠還是收入”
“若是下西洋艦隊返回便是收入,不返回便是積欠。”朱高煦畢恭畢敬的回禮作揖。
“郭資”朱棣看向郭資,郭資聞言不假思索道
“按照去年歲入,朝廷的田賦、商稅、各課雜項應該折色為三千二百萬貫。”
“今歲五軍都督府若是沒有較大戰事,應該維持在一千五百余萬貫。”
“官吏俸祿支出,大約在一千二百萬貫,而教育又在八百萬貫。”
“算上吳淞江、運河、黃河、黃浦江等河道修葺的支出朝廷今年大概會積欠六百萬貫。”
郭資說著說著都不敢與朱棣對視了,朱棣聞言也是火大,皺眉看向了朱高煦。
積欠六百萬貫是什么水平,要知道明末雖然明面上欠數千萬,但其實每年都能維持在九百萬兩的積欠左右。
也就是說,還差三百多萬貫,朱高煦就能和崇禎朝的積欠一較長短了。
不同的是,崇禎沒有一個好爺爺,而朱高煦有。
“高皇帝留下的儲備,還夠朝廷如此負荷運轉三年,因此陛下不用擔心。”
“此外,今年舊港、呂宋稅收均有增加,下西洋的西倉中還囤積價值近五百萬貫的香料。”
“這些東西如果均勻散賣在各地,那朝廷今年即便無法保證收支均衡,也能保證不會動用各地常平倉、儲備倉的太多錢糧。”
“除此之外,明年鄭和返航后,大約能給朝廷帶來不低于五百萬貫的收入,足夠朝廷明年收入。”
“待永樂十一年,貴州也會開始定額交稅,陛下不用擔心。”
朱高煦說罷,也剛好開始對六部尚書與七位殿閣大學士作揖道
“如今各省丈量田地都得到了成果,那定額也就該變一變了。”
“明年四川增加五十萬石,山西增加五十萬石,交趾一百萬石,北直隸增加六十萬石,河南增加四十萬石,其余不變。”
朱高煦主要對推行新政的幾個地方增加稅額,加上大多以北方為主,因此倒也沒有誰出來阻攔。
解縉他們算了算,這次的定額增加之后,明年朝廷的定額將會達到三千八百萬石。
折色過后,頂多也就能彌補一百多萬貫的積欠罷了。
這么看來,新政的推行要么降低質量,要么就只能暫緩了
想到這里,解縉、楊士奇等人紛紛放松下來。
至于朱棣聽到了朱高煦的話后,他的臉色也好看了許多,尤其是聽到明年可以收入時,他更是站了起來,叉腰道
“沈國公王義巡忽蘭忽失溫的事情,我想想還是算了。”
“區區五千騎兵,不足以威懾漠西的瓦剌三部。”
“算算時間,朝廷自永樂七年來,已經兩年沒有對漠北發動戰事。”
“我想了想,皇后的梓宮一直停放幾筵殿也不是事,因此我準備在下個月率領在京的肇州二衛、吉林二衛和羽林三衛護送皇后梓宮北上北京,將皇后梓宮安葬北京天壽山的長陵。”
“安葬過后,我將在北京巡視幾個月,明年正旦一過,戶部與兵部便可以著手調派遼東與北平民夫、糧草輸送鎮虜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