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資本道路
“轟轟轟”
永樂十年四月初九,如朱高煦預期的一般,鄭和艦隊成功返回南京城,而朝廷也安排了軍隊在江東門為他們鳴禮炮表示敬意。
碼頭上,在京上萬官員,三萬余吏員,兩萬余軍隊,以及前來湊熱鬧的數萬百姓翹首以盼。
若是從天空俯瞰,十數萬的大明百姓從碼頭一直往城內排隊而去,夾道歡迎。
鄭和下西洋的消息在朱高煦令錦衣衛和西廠的有意擴散下,漸漸被渲染成了朝廷為尋得海外極佳糧種,而不斷耗費精力,多次派遣的形象。
事實也確實如此,先前兩次鄭和從日本引進的耐寒水稻,以及南洋引進的各種瓜果蔬菜都已經在大明北方和整個天下開始種植。
不過在這個時代,農民的接受程度并不如網絡化時代,因此面對陌生的作物,他們的做法都十分警惕。
朱高煦也十分清楚,所以他讓新政地區的吏員率先耕種新作物,而農民一旦看到這些作物確實不錯,他們自然會跟著耕種。
用這個法子,新政地區的新作物推廣還是比較順利的。
不過亞歐非大陸串聯一起,經過上千年的商業互通,大部分農作物都已經十分相似了。
不過真的論起來,花生才是朱高煦比較在意的東西,因為它的出油率確實太高了。
“好好好”聽到鄭和的回答,朱棣就知道明年自己的北征軍費有著落了。
“這次你們下西洋的事情,我都從紀綱那邊聽來了,很好很好揚我天朝國威”
這次他帶回的香料,以當下的市場計算,也有近千萬貫的利潤。
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真當他瞧見長頸鹿的時候,他還是難掩臉上高興。
一時間,無數人翹首以盼,而一道道身穿素衣的身影也從甲板上走下了碼頭。
“這和我們的水牛沒太大區別,就是看上去比較大,比較重。”
早在抵達滿剌加海峽的時候,鄭和他們就得到了徐皇后崩世的消息,因此在前往廣州后,鄭和便命人采買了足夠的素衣。
“臣與平江伯幸不辱使命,此次下西洋經商貿易所獲黃金二十三萬七千四百二十六兩,白銀四百三十七萬五千六百五十五兩,銅幣折色約三百二十四萬六千余貫”
“平身平身”聽到鄭和的話,朱棣高興的將他與陳瑄扶了起來,大笑道
“除此之外,臣還帶回了許許多多的異獸,并且如出航時殿下吩咐的一樣,帶回了一個族群,以此想看看它們是否能在大明繁衍。”
花生的出油率是大豆兩倍有余,只要能解決百姓的油脂問題,那糧食和蔬菜的攝入都會降低許多。
朱棣雖然沒有威武大將軍那樣喜歡和猛獸搏斗,但瞧見這些猛獸,他還是忍不住看向朱高煦“老二,你說你能打過這些猛獸嗎”
鄭和了解了當下的香料市場,盡管上次從南洋的香料讓大明的香料市場為之一震,但經過朱高煦的操作,上次的香料都是分批銷貨,因此香料的價格雖然出現了下跌的現象,但并沒有達到腰斬的程度。
他熱情與大明的君臣介紹著他帶回的大量奇珍異獸,朱高煦游走其中,看到了非洲獅、花豹、非洲水牛、長頸鹿、斑馬、角馬等等大型的食草和食肉動物。
朱棣一邊說,一邊往鄭和等人身后看去。
朱棣等不及鄭和,帶著朱高煦與六部官員先一步向下船的鄭和他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