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喜上加喜
“本國開辟以來,百事皆聽諸神、靈神托人謂曰我國自古不向外國稱臣,今后無受外國使命,因垂戒子孫,固守勿墜。”
“蕞爾小國,居然敢駁天朝顏面,理應出兵,掃除不臣”
“臣附議”
永樂十年七月,當日本使臣與西廠探報將日本情報送抵南京,西角門內的朝會也因為這一事爭吵熱鬧。
面積不算大的西角門內,正五品以上二百余名文武官員站立左右,作為足利義滿生前最疼愛之子的足利義嗣和當年護送他前來大明的足利滿隆。
足利滿隆是足利義嗣和足利義持的叔叔,并且與足利氏的許多家臣關系很好,一旦日本出現了什么事情,他也有能力幫持足利義嗣,所以足利義滿才會派他前來大明。
得知足利義持拒絕向大明稱臣,他立馬就帶著足利義嗣求見皇帝,并來到了西角門參加大明朝的常朝。
見武官集體要求出兵,足利滿隆心里一緊,他擔心大明會像對交趾一樣,出兵便強占日本。
不過事實證明他想多了,因為光憑武官,還不足以決定是否對日本出兵。
“陛下,臣以為不可對日出兵”
足利義嗣不得不說十分幸運,他十歲被派來大明學習,如今已經十六歲。
站在他一旁,年紀已經很大的足利滿隆也不過才四尺七寸150,而這已經算是日本中上的身高,足利義嗣比他高出整整半個頭還多。
輸了那可就糟糕了,市舶貿易一旦斷絕,每年二百萬貫的收入就蒸發了。
當下東洲的事情還沒有曝光,因此即便是隸屬朱棣和朱高煦的文官,也并不知道這對父子要借助日本叛亂的事情來謀求一個日本北部的補給點。
“以叛臣足利義持的態度,朝廷想要在陸奧修建官場基本不可能,那大明洋航道的開辟便只能作罷。”
“末了,若是此次不將足利義持事件平息,那日本之中心屬朝廷的許多官員都會遭到清洗,這不利于朝廷和日本的外交。”
日本說到底也是一個人口千萬的大國,一旦與它開戰,且短時間分不出勝負,那對日市舶司絕對會受到影響。
在他們看來,保住當下的市舶貿易就足夠。
何況在群臣看來,這一戰不管是輸是贏,對大明都沒有好處。
由于在大明入鄉隨俗,他的飲食也偏向大明的士大夫們,所以發育的很是迅猛。
“足利義持所能掌握的,無非就是日本的京畿之地,手中兵馬亦不過五萬罷了。”
正因如此,足利義嗣平日里最滿意的就是自己在大明生活而增長的身高,平日里也多以日本國世子的身份自居。
“陛下,群臣此言差矣”
“陛下,臣附議”
“下臣懇請陛下出兵,為下臣復國”
現在他同父異母的哥哥足利義持不僅要求斷絕明日君臣關系,還要他返回日本出家為僧,因此他的心情是十分惶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