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三征蒙古
“狗崽子”
四月末,隨著夏季到來,漠北西部的戈壁也泛起了微微的綠意。
當然,在這片土地上,更多的感覺是一片蒼茫。
戈壁上,叫罵與馬蹄聲回響,時不時還有車輪碾過戈壁的聲音。
“這個阿力臺,居然開始做漢人的狗了”
幾名身材魁梧的瓦剌貴族在馬背上叫罵,與他們相比,身后的大部分士兵雖然也騎著馬,但卻身材十分瘦弱。
馬哈木、太平、把禿孛這是漠西草原上實力最為強大的三大部首領。
瓦剌是漢人對他們的稱呼,實際上的他們并不覺得眾人是一個族群,三個部落都各自為政,只有遭遇威脅時才會團結在一起,正如眼下。
坐在馬背上,馬哈木與太平、把禿孛并行,身后跟著的是十三歲的馬哈木之子脫歡,以及被囚禁三年的自稱蒙古大汗,本雅失里。
“還好,鬼力赤已經被滅,漢人應該還不知道這條消息,我們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烏壓壓的一片人將草原之上的一座混凝土城池包圍。
可馬哈木并不蠢,如果把自己活著交出去,那天知道朱棣會不會打著元裔的旗幟來對蒙古作戰。
站在箭樓上,一名將領手持望遠鏡打量東方,不多時他好似發現了什么,果斷放下望遠鏡,拿起了腰間的號角開始吹響。
在他們北上的同時,東蒙古韃靼部的哨騎也越過了忽蘭忽失溫,探查了瓦剌的情況,將消息往回傳遞。
“現在已經是四月末,按照朱棣之前收拾阿魯臺的時間,他差不多五月中就能抵達海喇兒。”
他們的數量有近萬人,身邊的馬匹雖然多,但大部分都比較消瘦。
因此就算要交出自己,估計也是兇多吉少
沙哈魯登基已經過去好幾年,不過現在的馬哈木他們才得到消息,這讓本雅失里心中輕嗤。
如今的他們,正是在率領那萬余部眾和三萬大軍北歸杭愛山的路上。
盡管有傳聞說大明在女真的地方種植了水稻,可以從女真之地的渤海一帶運糧北上,但那里比全寧衛來說,頂多推進了幾百里罷了。
趕在五月前,他們將消息帶往了海喇兒城,而朱棣也率領北征主力抵達了海喇兒。
這幾百里路,能不能支持明軍打過忽蘭忽失溫都成問題。
本雅失里的臉色不由得難看起來,而瓦剌大軍北上的腳步依舊繼續。
馬哈木對太平、把禿孛說著局勢,同時瞥了一眼本雅失里。
除了這數萬騎兵,在騎兵之外的還有手持燧發槍的數萬步兵,以及手執長槍的數萬輔兵。
如果不是隊伍之中迎風招展的旌旗,以及他們身上簡單的戰襖、麻衣,興許旁人只當是漢人與胡人交戰,而不會覺得這是一支軍隊。
隊伍之中,還有一支隊伍顯得十分顯眼,他們穿著粗布麻衣,裝扮盡是蒙古打扮。
馬哈木沒有了與明軍在忽蘭忽失溫交戰的想法,這是因為局勢變了。
馬哈木雖然狂妄,但腦子卻沒有太大問題。
“我也是這樣的想法,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得先解決阿力臺,起碼要重創他,不然繼續留著他,他會成為朱棣的獵犬,將我們的蹤跡全都告訴給朱棣。”
“聽說西邊的沙哈魯穩定了部落,我們少了個機會。”
按理來說,他確實可以和明軍碰一碰,但問題在于他已經從韃靼部潰逃的蒙古人口中知道了明軍火器的厲害。
“嗚嗚嗚”
混凝土的城池高二丈,周長三里余,內里建有許多平房。
更何況,海喇兒那地方根本種不好糧食,即便能種,也沒辦法種植大片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