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春風吹又生
“這就是京城啊”
十月初,南京城江東門碼頭上,第一次走出云南的江淮,面對著熱鬧而又繁華的碼頭,心中感受到了一種震撼。
在碼頭上,他看到了無數停留的船只和貨物,也看到了數以百計的船夫們正在忙碌地搬運貨物。
他看見許多在碼頭擺攤的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也看到了一些商人協商生意。
在這里,即便是碼頭販賣力氣的力夫,也是穿著得體,不會像在村里一樣,赤膊上身。
占地數百畝的碼頭被水泥抹平,干凈整潔,還有專門打掃衛生的一些老婦。
江淮感到這里的一切都太不真實了,只覺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境中。
跟著隊伍,他繼續往前走,看到了一些攤位,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物品。
他看到了一些小販叫賣著他們的貨品,還有許多人站在攤位面前挑選。
經過永樂年間的十一年承平,南京的人口日漸增長,就連曾經荒蕪的外城,也鋪設了寬闊的水泥官道。
“當然,這只是第一年才這樣,過往你們的學習時間都是三月初到七月初,九月初到臘月末。”
上了馬車,上面的穩當讓江淮感到新鮮,而他們這輛車的武官也開口道“這四輪馬車有減震器,日后你們進了中學就能學到。”
穿過甬道,這里的繁華又比外城更上一層樓。
“江生員,走了”
“三貫一匹。”
一眼看去,身上沒有一件便宜的成衣。
一瞬間,江淮的目光便從這些綾羅綢緞上挪開了。
沿著三山門外大街來到三山門前,這里的城墻由青石壘砌,看上去更堅固,更厚重。
簡單來說,南京城有江寧、上元兩所中學,每所占地數千畝,可容納上萬學子在其中學習生活。
這次前來南京,他一共帶了十五貫錢,幾乎是家中能湊出的最大數額。
說完這些,武官又與他們說了一些自己了解的中學需要注意事項,眾人都認真聽著。
“四人一組,上車”
四輪馬車是前些年經過太學研究出來的一項技術,雖說杜仲膠不耐熱,但用來包裹車輪并不成問題。
馬車穿過莫愁湖,兩岸有許許多多的街坊和酒樓,不過由于十六樓的存在,這個時期的秦淮河還沒有晚明那么濃重的胭脂氣。
穿過長長的甬道,前方景色豁然開朗。
經過簡單的檢查,他們被放入三山門,走入內城之中。
顧客與掌事的交談聲,讓江淮下意識摸向了自己的腰間。
來到這里,江淮才知道王渙為什么說自己來到南京,便不會再想著齊家小娘子了。
前方,武官的叫嚷聲將江淮拉回現實,定睛看去,原來是武官已經為他們這群學子租好了馬車。
現在看來,這筆錢放在南京城這樣的繁華之地,恐怕并不經花。
江東門前,數百名身披甲胄,背負火槍的兵卒檢查了所有手續,確認沒有問題后,便讓武官帶著江淮他們走入了江東門。
江淮并不知道減震器是什么,但今日的一切,都讓他對未來五年的中學生活感到新鮮。
武官提醒一聲,但這一聲卻讓江淮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江東門那高四丈余的城墻讓這群從滇西之地走出的學子們忍不住仰起頭來感嘆,那沒見過世面的模樣,引得許多來往的人輕笑,惹得眾人臉紅。
不遠處,身穿鴛鴦戰襖的一名男子叫喚了一聲,江淮這才從繁華中走出,連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