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煤炭足夠便宜并容易獲取,百姓就不會大規模砍伐樹木。
這一工程,必須和西北、東北鐵路結合到一起。
一旦西北和東北有鐵路連接,那沿邊的百姓就可以獲得山西的便宜煤炭,自然不用砍伐樹木。
不然一味的挖煤,但沒有足夠的運輸力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朱棣倒是沒有考慮的那么深,只是說道
“你的想法挺好,但我從未聽說有人可以把沙漠變綠地。”
“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后沒有。”朱高煦自信道。
“這件事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不太懂這些,你放手去做。”
朱棣見朱高煦這么自信,也就不再多問,全權放手交給他。
見狀,朱高煦也作揖離開了乾清宮,不多時乘坐步輿來到了北京城的春和殿。
郭琰帶著朱瞻圻等人早早等著他,見他回來,當即上前迎接他。
只是面對家人的熱情,朱高煦稍微寒暄幾句,便讓他們先去休息,并讓亦失哈前去召見王甫。
不多時,王甫便抵達了乾清宮,而朱高煦也令人賜座。
“我召你來,是想詢問你,這蒸汽機的工廠,是否可以從現在著手”
“自然可以”聽到朱高煦的話,坐在位置上的王甫作揖道
“除了最開始幾臺需要工匠手工精細制作,后續的蒸汽機,都可以用先前的蒸汽機調試后連接各類機器制作。”
“這點,我們在南京太學時已經實驗過,每個月最少能產出十臺蒸汽機。”
“如果投入一百萬貫來擴大產能,那可以從中學生中招募工人,兩年左右就能建成一座擁有三百臺機器的蒸汽機工廠,年產應該不會低于五百臺紡織、抽水、機車等機器。”
“即便后續蒸汽機熱效率提高,也只需要更新蒸汽機車間就足夠,不會耽誤太多時間。”
王甫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朱高煦,朱高煦聞言點了點頭。
對于年產五百臺機器,他并不覺得夸張。
至少在1712年1800年間,英國在沒有大量需求的情況下,都生產了超過2500臺蒸汽機及各類機器,并且投入不如大明十分之一。
在高投入和高質量工人的操作下,年產五百臺機器對于大明這個市場來說不值一提,但對于英國來說,只需要五年就能讓市場飽和。
這樣的市場規模,注定了大明在工業上一旦邁開腳步,世界各國都得成為大明的商品傾銷地。
后世如此,這一世也是一樣。
想到這里,朱高煦果斷開口道“我給你撥二百萬貫,各類機器只要有用,不管效率盡數修建。。”
“你派人去考察山西、東北的礦場,看看他們的需求量是多少,在此基礎上提升三倍就是朝廷需要的數量。”
“另外,蒸汽機車繼續研究,在鐵路鋪設完成前,熱效率能提升多少就提升多少,提前兩年修建蒸汽機車的工廠與車間。”
話音落下,朱高煦瞇了瞇眼,放出豪言道
“朝廷不能浪費辛苦開辟的航道,凡是太陽能照到的地方,都要有大明的商品進行流通。”
流感輸液,耽擱了不少時間。
估計還有一周左右完本,完本后大概還有二十幾章的番外和后記,下午更新在五點半左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