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聞言也覺得很有道理,于是開口道“王彥、亦失哈,擺駕京倉。”
“奴婢領命”王彥與亦失哈應下,當即開始安排前往京倉的車隊。
由于早早安排了前來通州,所以一大早就有上直兵馬來到此地等待。
當朱棣他們出來,馬車已經準備好,朱高煦獨自上了一輛馬車,李失、李察等人則是選擇騎馬來舒緩剛才暈車的不適。
走了一段距離,兩人厚著臉皮上前來笑道“殿下,這東北鐵路,能不能修去六城和吉林城啊”
“對啊殿下,也不缺那二三百里,我們回家也方便些。”
“回家”朱高煦瞥了一眼二人,嫌棄道“伱們就差沒把六城搬回關內了。”
“就是回去看看嘛,睹物思人。”
兩人文化不好,隨意用成語,引得朱高煦無奈搖頭,但最后還是說道
“放心吧,吉林船廠很重要,日后肯定會修建前往吉林的鐵路的,你們不用著急。”
“是”二人見目的達到,當即笑著放慢了馬速。
瞧著他們離去,朱高煦臉上也露出笑意。
吉林他又何嘗不想去看看自己起家的地方呢
“吉林府的情況現在如何,百姓過得還好嗎”
朱高煦看著窗外風景,頭也不回的詢問亦失哈。
亦失哈坐在一旁,臉上保持笑容“殿下放心,奴婢常派人回去,吉林府當下有五萬余戶,三十二萬余口,耕地三百余萬畝,百姓日子過比關內的百姓還要好。”
“三百余萬畝”
朱高煦倒是沒想到吉林府居然依舊保持著人均十畝的耕地情況,可見當地的畜力依舊發達,不然不可能種植十畝土地。
“吉林向來響應殿下號召,這次新作物的推廣,許多人都種植上了紅薯、土豆和玉米、花生,也都享受到了好處。”
亦失哈解釋著,朱高煦頷首道“告訴他們,等鐵路修通,到時候我會回去看他們的。”
“是”亦失哈應下,而此刻他們也抵達了通州的京倉。
通州京倉經過朱高煦令人修建,一共有東西南北五個倉,每個倉可儲存上百萬石糧食。
也就是說京倉的糧食如果裝滿,足夠整個北京城的百姓吃上近二十個月。
朱高煦下車跟上了朱棣的腳步,眾人經過盤查后走入京倉之中。
京倉的設計,是朱高煦效仿后世進行的設計,一些找不到的材料就用次等的替代。
京倉每個月都會走運河運送幾十萬石糧食前往京城,同時南方的糧食也會運抵這里補充。
因此走在糧食之間的圍欄里,只需要伸手就能抓起糧食。
朱棣用手中取糧食的管子插入糧垛之中,探入最底部。
待他取出,不由得點頭“是去年的糧食,不錯。”
他滿意過后,繼續在京倉巡查起來,巡查完了一個又一個,直到五個都巡查完,眾人才返回了通州的火車站。
返回前,朱棣還詢問群臣要不要吃東西,群臣聞言連忙把頭搖的和撥浪鼓一樣。
他們寧愿腹中空空的難受死,也不愿意在車上嘔吐,丟失自己的面子。
盡管他們的面子已經丟下,但厚著臉皮還能撿回來。
朱棣見他們不吃,不免有些遺憾,他還想再看看這群老蠻子丟臉的模樣來著。
見群臣不上套,他也只能興致缺缺的乘車返回了北京。
奔波一日,等朱高煦也沒有時間與朱棣、朱高熾他們前往乾清宮用膳了,而是急忙趕回春和殿處理奏疏。
或許是心有靈犀,郭琰似乎知道他沒有用膳,因此特意下廚為朱高煦準備了三菜一湯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