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建元洪熙
“永樂十七年十二月庚戌,朕德薄能鮮,歷經艱難,仰賴天地祖宗庇佑,得以繼承大位,如今一十七年,于內宵肝憂勤,于外爬冰臥雪,不敢懈怠。今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東洲西番南島西洋諸夷,海內外”
“今朕老邁且病,皇太子老成持重,賢圣仁孝,聞于天下,周知世故,久系民心”
“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帝,遷大明宮,群臣”
永樂十七年臘月三十日,隨著朱棣的一份退位詔書被傳出,首先駭然的便是北京數十萬軍民百姓。
任誰也想不到,五十七歲的永樂皇帝會選擇在除夕這一日退位。
與此同時,紫禁城圜丘之內,朱高煦身著冕服一步步走上圜丘,在那里,同樣身穿冕服的朱棣正在靜靜等待他。
盡管這一幕已經在朱高煦腦中設想過無數遍,但當它真正出現的時候,還是令朱高煦久不激動的心情激動了起來。
父子二人走到了金臺后的屏風里休息,不多時錦衣衛的凈鞭聲響起,緊趕慢趕的群臣和諸國使臣紛紛走入奉天殿內。
在群臣的唱禮聲中,朱棣與朱高煦起身離開了前殿。
上火車前,由于報紙上的時速寫著每個時辰三十里,他誤以為這是乘車時速,因此他故意吃了許多東西,擔心要到明早才能抵達北京。
同樣的辯論不僅僅在渤海,就連大寧都有爭辯,不過在大寧都司中,當年那群被招撫的兀良哈蒙古人則是認為朱高煦是博格達徹辰汗。
沐氏還想說什么,卻見朱瞻壑一開口便朝著木盆吐了一堆。
“三個多時辰吧,臣妾也不知道。”沐氏交代著朱瞻壑的睡眠時間,朱瞻壑見狀表情古怪。
“陛下萬歲萬歲萬歲歲”
當然,這樣的思想也是分地方的,例如幫助朱高煦南下的從龍之地渤海、遼東、大寧等地在得到消息后,百姓無一不是歡呼雀躍。
聽著自己的稱呼發生變化,朱棣也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變化,扶著朱高煦起身后,便主動走下了圜丘。
“二十里”
“笨蛋,可以坐船去松原然后坐火車去北京看殿下啊”
見朱高煦不準備蠲免,許多人紛紛松了一口氣,畢竟府庫之中雖然說還有幾千萬貫,但一下子蠲免一年賦稅,那這些錢肯定不頂什么用的。
好消息是,北方的鐵路已經鋪設到了獻縣,因此他們花費一日騎馬北上后,便來到了獻縣的火車站。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隨后朱高煦才將精神放到了自己的即位詔書上。
可是相較于朱棣,朱高煦的子嗣便有不少是其他妃嬪所生,例如朱瞻圻的母親張奉儀便是其中一位。
此間,不少百姓也略有抱怨,畢竟過往新君繼位,通常都會蠲免些錢糧來表達大度,此次的洪熙皇帝卻沒有,因此民間對他詬病不少。
“嘔”
“殿下,要不我們下車騎馬去吧”
朱高煦與朱棣不同,朱棣的子嗣基本都是徐皇后所生的,因此朱棣在徐皇后生前不立妃嬪也沒人會說什么。
簡單來說,該打的仗已經在永樂朝打完了,新朝不是沒有仗要打,而是接下來的日子里,主要還是以治內為主。
朱高煦先說了藩屬國的問題,聞言的朝鮮、日本等國使臣紛紛跪下作揖“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朱棣說完了自己想說的,朱高煦聞言點頭“父親放心,兒臣不管如何,依舊是您的兒子。”
“唱聲”
“你這廝”
從正月初一出發,他們乘船直到正月十八才抵達德州。
“哈哈哈哈”
“稍許你詔書宣讀完,我便前往大明宮居住了,若有什么事情,我會召見你。”
朱高煦頓了頓,瞥了一眼在圜丘之下的朱高熾等人,定了定心神“建元洪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