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比我們國家的人都多”
“這得有十幾萬吧”
“不止,最少幾十萬”
“我看最少有一百萬人”
常言人一過萬無邊無際,而長達數里的閱兵臺更是給人一種一眼看不到邊的錯覺。
在諸國使臣眼中,這是他們見過最大場面的一次閱兵,大明的國力在此刻彰顯無疑。
要知道他們剛剛從城中乘車出來時,道路兩旁還有許許多多的百姓。
也就是說,幾十萬人在城內,幾十萬人在城外,這就是世界的中心北京城的底蘊。
別說一些小國,就連日本、朝鮮、帖木兒、米昔兒、南國等自認為大國的國王和使臣都不由感到了震撼。
“閱兵還沒開始,這群人就已經被嚇到了,哈哈”
朱棣爽朗的笑聲在朱高煦耳邊回響,朱高煦也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
“萬國來朝,二圣同車此當為千古佳話”
朱高煦的話,讓朱棣的笑聲更為爽朗,而他也愈發期待起了接下來的閱兵典禮。
大象拉拽的大輅在萬眾矚目下來到了一處特別往高處修建的閱兵臺前。
朱棣與朱高煦被人攙扶下車,而朱高煦側過身子示意道“長者先請”
“好,那俺就不客氣了”朱棣沒有拒絕,高興的將俺這個自稱都搬出來了。
他們走上了七丈高的高臺,高臺如一個金字塔,他們父子二人所坐的地方為最高處,接下來則是親王、公主,再往下是郡王和諸國國王,以及諸國使臣和大明官員。
走上高臺,這里面積不過二三百平,修建著一座規模不算大的亭子。
亭子正中是兩張椅子,而六部尚書與六府都督則是站在左右。
亭子四周有竹簾遮擋四周目光,保障了通風的涼爽和隱私。
二人入座,鴻臚寺卿見狀走到了一個巨大的銅制喇叭面前。
他深吸一口氣,隨后開始唱聲“天子入座,群臣入班”
聲音喊出,經過訓練的軍隊當即開始由近到遠的加入其中,并進而唱禮。
一時間,“天子入座、群臣入班”八個字通過一排排的閱兵臺前兵卒口口相傳,使得閱兵臺上的百姓們得知了閱兵進度。
興許是緊張,總之百姓們紛紛安靜了下來,一些孩童吵鬧著,也被家長幾個巴掌被打得安靜。
距離天子高臺較近的百姓們,很快就看到了一輛輛馬車上走下了一隊隊穿著各類服飾的藩國隊伍。
即便沒有護衛跟隨,這七十余國的國王、使臣數量也達到了上千人之多。
這上千人代表了世界上八成以上能被稱為國家的政權,掌握了除大明本土外,世界近一半的人口。
只要大明開口,他們完全可以湊出幾十萬軍隊來征討那些不臣服大明的國家。
這群在本國位高權重的人,現如今卻站在朱高煦與朱棣所在的高臺下,等待鴻臚寺卿的宣召,方可入座。
傳承自先秦的華夏畿服體制在經過漢唐的發展,最終在大明洪熙年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本章完
yetia10279841862447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