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者,我主之根本也”
“何為人和便是這三十萬百姓是也”
“自古以來,可有無百姓而王者自古以來,又有得百姓而不勝者昔日,周厲王防民之口,勝于防川,三年民怨而逐之。我高祖則與三秦百姓立法三章,從而盡得秦人之心,一昔出陳倉則三秦爭相歸附,此乃民心之利也”
“主公天下仁義之君,百姓寧可舍家而影從,此乃天下至道,古往圣君莫如是也。荊州百姓,主公若不攜之,若不護之,則仁義之名何存也”
“三十萬百姓,聚則為長龍,散則為群星,荊南四郡地勢險要,土地豐腴,人口繁盛,這三十萬百姓必就食于荊南,其人人口誦主公仁義之名,待日后主公天兵一至,荊南四郡聞名可定矣”
簡雍又道“民可攜之,然昨日襄陽城門即以有義士洞開,主公在城內廣有人脈,襄陽知名士軍將,具與我善,只需一只兵馬即可得知,主公為何過襄陽而不入之”
“據雍所知,軍師亦是勸主公前往襄陽,當時為何不勸主公入之,那你我有何苦在此兵危之地饒舌。”
“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孔明笑曰“汝可知元直于樊城時,曾與主公獻策曰,可棄樊城而取江陵,絕口不提襄陽之事呼。”
“似有此言”簡雍憶道。
“元直真乃奇才,一眼便可知天下利害。是故襄陽絕非生地,乃死域爾。”
“襄陽之地,蔡氏姐弟經營多年,其黨羽遍布九街十巷,且曹賊兵勢浩大,襄陽諸輩皆膽小如鼠之徒,否則何以曹兵尚未抵達,降書卻已至曹賊案前”
“且不說一支兵馬能否奪下那襄陽城,就算奪之,幾日之內,又如何清繳蔡氏內外黨羽,穩襄陽臣民之心更有三十萬百姓入內,其居于何屋,食于何戶,經營何家”
“如主公進襄陽,則內有蔡氏黨羽之謀,又有兩民相爭。外又有曹賊大軍旬刻既至,屆時襄陽看似牢固,只不過一雞子而已,曹軍一戰可破,我等恐怕皆為階下之囚矣”諸葛亮搖搖頭道“是故,襄陽絕不可留,守襄陽尚不如守樊城,樊城上下一心,軍士用命,尚有一線生機,襄陽則十死無生爾。”
簡雍不語,臉色一息數變道“即使如此,為何軍師最初還要勸主公前往襄陽呢”
“吾非說與主公,而是說與諸位”孔明道“襄陽近而江陵遠,襄陽出樊城則旦日可達,而江陵非十日之行不可。如亮勸主公往江陵,則人心皆懼,反愿留樊城不走,此乃取死之道也。亮亦只能假意前往襄陽,但局勢有變,則順勢勸主公往江陵去也。”
“不想主公英明至此,早知吾等心思,不用亮言,既已明白襄陽乃死地,而江陵可求生,此乃一線生機也因此,是時有義士開門,主公也絕不入襄陽,便是此等道理。”
“緣是如此”簡雍嘆服,大拜于地道“吾今日才知軍師有鬼神之謀,有軍師在,乃吾等天幸也”
“憲和速起,如無憲和安主內政,吾豈有閑暇撫琴之樂爾”諸葛亮扶簡雍道“然今晚之險,猶勝于以往。主公安危大如山,若是曹兵未至則好,若是曹兵至,汝定要保主公周全”
“吾已算定,只要過得今晚,則天下大勢可易,三分鼎足之事可成也”
試著用三國演義的半文言文來寫這段,這么點字,居然足足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太難了當然了,這是寫給大家看的,劉旭寫的時候是白話文,畢竟那個世界的讀者們還是看不懂文言文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