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從不言慌,七星燈不成,乃是天要絕我,和文長沒有關系而且文長對大漢忠心耿耿,絕對不會反。”諸葛亮道。
“那您為什么還要留下錦囊讓楊儀殺了魏延”聽到這話,劉旭倒是毫不客氣的追問道,絲毫不估計諸葛亮的面子問題。
“因為威公與文長不和,亮在時自可壓制,亮不在時,兩人必互相爭斗,至死方休,吾死后,兩人必有一人執掌大權。”
“然威公狷狹,取異眾人;閑則及理,逼則傷侵,舍順入兇,大易之云。”
“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沖外御,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兩人皆非善者,即有一人執掌大權,則大漢危矣,恐無一紀之壽。”
諸葛亮的意思是說,等他死后,這兩個人必定會發生爭斗,而活下來的那個人就會執掌大權。但問題是這兩個人的性格都有極大的缺陷,任何一個人指掌蜀漢大權,蜀漢都不可能撐過12年的時間。
“既然兩人都不合適,為何要讓楊儀殺了魏延呢”劉旭更加疑惑的問道。
“此二人,一人手握大軍,一人手握財權,不除恐生大禍。”
“文長是受不得委屈的人,但凡有所屈辱,就定然會起兵反叛,是故,定要先殺文長,否則遷延日久,難以根除。”
“而文長在武將中極有威信,威公殺文長,武將深恨之,大爭之世,豈可無將。故威公哪怕榮光一時,日久也定為所嫉,又無軍士相助,一言可獄,一旨可殺,又有何患”
好家伙
聽完了諸葛亮的話,劉旭是滿頭大汗,誰說諸葛亮心太善了,這不就看出諸葛丞相的手段的狠辣了嗎
臨死前讓楊儀殺了魏延,看似只是為了除掉魏延這一個禍害,其實順便也把楊儀給坑了進去。
在諸葛亮之下,武將里面以魏延為首,文臣之中又以楊儀為首,至于諸葛亮看中的姜維和蔣琬二人,有這兩個人的壓制,這絕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實權的。
結果諸葛亮只留下了這么一個錦囊,就直接把魏延和楊儀這兩個阻礙都給除掉了,也讓蔣婉和姜維這兩個他看中的繼承人順利繼位。
不過事實也證明,這兩個人確實如同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成功的幫助蜀漢續命將近30年的時間。只可惜蔣琬和諸葛亮一樣死得太早,讓姜維在內政上失去了幫手,無法給姜維在蜀漢內部源源不絕的給予幫助。
否則姜維指不定還能夠再多支撐一段時間,撐到晉朝內部爆發八王之亂,那未嘗沒有機會。
當然了,這些都只是劉旭的妄想,事實就是姜維一人獨木難支,努力了30年的時間,最終什么也沒有剩下,只有一聲嘆息了。
劉旭心情有些低落,想到這三章上傳之后的情況就給更加難受了,但還是義無反顧的將三章全都上傳了。
“對了,我記得丞相說過,等您死后,就打開留給我的這個錦囊”劉旭忽然想到了自己剛剛映照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給了自己的那個錦囊,正準備擋著諸葛亮本人的面拆開,結果發現諸葛亮本人已經消失不見了。
“壞了,諸葛亮這個錦囊不會讓我殺了誰吧”劉旭嘀咕一聲,然后打開了錦囊,發現上面赫然寫著“發完存稿,今天完結”八個大字。
劉旭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自己其實已經寫完了的三國演義后續章節,總共還剩下40章左右,然后一股氣的全都更新了上去。
最后加上全書完三個大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