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武則天對于世家的打壓之外,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她身為女性的性別,確實無法讓人接受,哪怕她通過30年的強勢讓所有人不敢反對,但反對不表示接受,所有人內心深處還是極為抗拒女皇帝的。
心里想著有你武則天一個女皇帝就夠了,絕不可能再接受第2個女皇帝。
所以的武則天哪怕只是區區三天綽朝,沒有直接管理朝政,待在自家的宮殿里面養病。就立刻失去了對朝堂的控制,世家大族聯合李唐宗室同時發動政變,將武則天給趕了下來。
而當李顯的皇后韋氏也試圖復制武則天的經歷,弄死了自己的老公當皇帝的時候,整個朝堂上所有的力量都沒有任何的遲疑,直接從千里迢迢之外迎回了李隆基,然后幾乎在整個朝堂上下所有人的配合下,李隆基輕輕松松的干掉了韋氏,讓皇權重新掌握在男性手中。
這屬于整個朝廷都患上嚴重的武則天ptsd了。
言歸正傳,有了這樣的氛圍,那百路信使下去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整個天下除了少部分地區有所動蕩之后,其余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歡天喜地的接受了這份登基詔書,同時也第一時間上表恭賀新皇登基。
雖然許多封疆大吏對于詔書上說的太宗成仙之后回歸下凡來誅殺武則天這樣的逆天劇情嗤之以鼻,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無稽之談。
但他們都是聰明人,聰明人自然可以立刻在腦海中腦補出許多真相出來。
比如這個太宗回歸的把戲肯定是李唐皇室在暗中醞釀了許久的大陰謀,中間肯定有無數反對武則天的勢力加入了這個陰謀之中,并且配合的天衣無縫,否則怎么可能瞞得過武則天這種大搞特務政治的女人。
至于最后為什么是李煒登基,那肯定是因為李唐皇室害怕武則天的后人給武則天翻案,同時暗中策劃一切的就是吳王李恪的后人,于是皇位自然就落到了李恪一脈的手中。
什么,你問為什么最后是個小皇帝登基?
那肯定是因為暗中策劃一切的大人們誰都不愿意讓對方登基,這樣就會失去手中的權力,不如干脆讓一個年輕的少年皇帝登基,這樣在皇帝親政之前他們依然能夠把握住手中的權力,這當真是一個聰明至極的謀略。
這些封疆大吏們都不由得為李唐皇室的隱忍惡化謀劃而贊嘆,同時更在內心深處感到恐懼,誰知道自家身邊有沒有什么暗子!
在這樣的重重思索之下,還有哪個封疆大吏膽敢起來造反,反正詔書上已經說了既往不咎,整個天下官員一大半都是武則天提拔起來的,你還真能清算不成?
哪怕有個別幾個想要起兵造反的,這軍隊還沒有動起來,就直接被他們身邊人給扣住,然后直接送到洛陽斬首去了,武則天苦心營造了30年的大勢,隨著她本人的死亡,在頃刻之間就分崩離析了。
權力的交接順利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