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京城市井之間,有不少靠筆桿子和嘴皮子吃飯的說書人。
這京城里一旦出現什么風言風語,第一時間就會被他們寫成橋段兒和話本,抑揚頓挫地講給三教九流聽,賺點兒唾沫星子錢。
當然,也是因為這行太卷了。
所以不少人為了博眼球吸引老百姓來聽,都會在原本故事的模樣上添油加醋。
比如先前傳得沸沸揚揚的“貴妃紅杏出墻”的事兒,他們雖然連到底是真是假都不曉得,但已經有人編出來了其中那讓人面紅耳赤的細節。
所以,許多說書人的這一點,也讓人詬病。
但唯有大皇子這事兒,他們一丁點兒添油加醋都沒有
因為那些個說書人聽聞了第一手消息以后,都得感嘆一句。
咱編故事都不敢這么編的
總而言之,從南神君帶領軍隊回城,啟元帝一怒之下拍碎大皇子尸首后,整個京城就陷入了一場可怕的風波當中
街頭巷尾,茶鋪酒肆,沒一個地方不談這事兒的
與此同時,在朝廷未曾通報、但從軍部流傳出來的一些閑言碎語中,大伙兒還敏銳地發現了一個身影。
判官。
據那些軍部親歷的將士所言啊,發現并阻止了大皇子那荒唐而離譜的計劃的,不是南神君,也不是各位將軍,而是判官
那個前一段時間聲名鵲起的鬼神判官
正是他,當著萬千將士的面兒,斬下了大皇子的頭顱
這消息一出,大伙兒更是瞪圓了雙眼
但這,還沒完
還有人說,大皇子死后,他的命燈熄滅,那占天司的國師大人循蹤而至,千里之外欲斬那判官兒,但不僅人沒殺成,更是斷了一只手臂
當即,天下大驚
但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在他們眼里,作為三圣之一的國師就已經是整個大夏金字塔頂端的存在了
這般存在,從不失手,從不受傷,不可能連一個判官兒都收拾不了才是
但偏偏啊,這消息傳出之前吧,那占天司的國師大人就已經突然宣布閉關
朝都沒上
就值得耐人尋味了。
為整件事兒蒙上了一層迷霧。
總而言之,反正短時間里,這事兒的風波是過不去了。
不歸陵上,余琛一行早已返回。
據這幾天經常下山去買菜的石頭說,整個京城站在討論的就兩件事兒。
第一,就是那傳得沸沸揚揚但不知真假的“貴妃出墻”。
第二,就是大皇子的事兒了。
而這第二件,雖然比不得那深宮八卦那么吸引人,可卻因為足夠荒唐,足夠離奇,傳播度比那貴妃出墻要深遠得多。
但不過如何,京城底下吵得再兇,再厲害。
對于不歸陵上的守陵人來說,也沒什么太大的關系了。
從太陰山脈回到不歸陵后,余琛的日子就又恢復了尋常。
每天上午盤膝吐納冥想鞏固境界,下午跟石頭肉身暗殺鍛煉這個傻大個兒的戰斗經驗,吃完晚飯后跟虞幼魚拌幾句嘴,夜深了要么去陰曹地府逛一遭,要么下山去京城聽個曲兒,喝場夜茶。
日子過得平靜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