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恒沙萬界,婆娑大界。
恒沙萬界的正體,是一尊萬葉古樹。
那一萬枚玉葉,一葉便是一方小千世界,而這些小千世界,同那枝葉和樹干的關系一樣,全都依附在恒沙萬界的婆娑大界而生。
婆娑大界,就是玉樹的樹干,是其余小千世界的根基。
此時此刻,婆娑大界之中,天穹高遠,佛光氤氳,大地遼闊,除了那一座座巍峨古老的佛堂以外,各處奇地,坐落四方。
這里有當初佛祖親自手刻的古佛遺窟,上有無數古老佛經,以及佛祖的注解,對于任何僧侶來說,都是異常大機緣演化。
那里有悟道古樹,一條條枝杈垂落,一枚枚佛果凝結,定眼看去,其中好似有茫茫經文氤氳,側耳一聽,便又能隱約聽聞宏大佛音,回蕩不絕。傳聞乃是當初佛祖同天地萬物講道,教化眾生,便是倚靠在一棵大樹之下。久而久之,古樹生智,佛祖離開時候,竟伸出枝杈挽留。佛祖道一聲,無心插柳柳成蔭,便將其帶走,隨著攜帶。最后佛祖坐化,這古樹便成了無數僧侶夢寐以求之物,稱悟道古樹。
那里又有占地方圓萬丈的摩柯棋場,傳說乃是當初摩柯古佛同一位無上大能博弈,留下的殘局,棋局之中,可見那天機奧妙,若是參悟透了,古今變化,不過一念之間。
總而言之,婆娑大界,充斥著摩柯古佛座下的機緣演化。
而這無窮演化正中央,一座古老巍峨的佛寺坐落。
朱紅色的門口,一個佝僂的老人,垂手而立,手握佛珠,一個個捻著。
下方的偌大平臺,無數僧侶,正在穿行布置,布下一張張長桌,擺上齋食,水果,糕點,準備迎接賓客。又搭上龐大玉臺,寫滿經文符箓。
不時,一位僧侶小跑上來,道“住持,一切都已準備妥當。”
那摩柯住持輕輕一點頭,揮手讓他們退去了。
而在他手中,一枚古樹模樣的喚醒,緩緩沉浮,同外界摩柯大佛堂中佛祖之像手中的恒沙萬界正體,一模一樣。
倘若眼力夠好,便能看見那幻影當中,有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正是摩柯至寶,恒沙萬界的權柄。
緊接著,摩柯住持手握恒沙萬界,轉過身,走向古寺。
寺廟當中,一位渾身袈裟,流光溢彩,黑發成髻,頭戴寶冠的身影,盤膝而坐。
“菩薩,一切已妥。”摩柯住持深吸一口氣,雙手合十道。
后者身材高大,足有兩丈之高,渾身上下,透出一抹淡淡的金色光暈,充滿神圣,寶相莊嚴。
他一睜開眼,那雙目之中,神光彌漫,透著一股肅穆與恢宏之意。
微微點頭。
住持也是作揖,就要告退。
可突然之間,那菩薩開口道“玄智,如今的西域佛門,你如何看待”
摩柯住持一愣,抬起頭來,答道“三寺鼎立,如日如月,無數佛堂,散布若星,萬千百姓,皆是向佛,昌盛繁榮。”
菩薩聽了,卻是搖頭“錯。”
摩柯住持聽罷,眉頭一挑,但并未立刻反駁,靜待下文。
且聽菩薩繼續道“如今的西域佛門,就像是那蒼老的古木,外表生機盎然,其內卻已腐朽至極。”
摩柯住持眉頭一皺。
他知曉,三位菩薩中,大智天菩薩,屬于那種極為嚴苛的存在。
一絲不茍,對佛門清規戒律,有非同一般的執著。
當初摩柯佛子吞吃古佛金身,雖說是罪無可恕,但按理來說,也應當帶回寺內,三審六詢后,再由他住持發落。
可大智天菩薩當時盛怒至極,直接一巴掌將其拍得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