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手腕兒一翻,取出一面古拙的銅鏡來,對準了那冒牌的太陰神君。
然后看向諦聽,開口道:“——你來問。”
諦聽不是饕餮,只顧著吃喝,他通曉天地,知識淵博,所以他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枚古鏡正是當初酆都大帝收藏中的一件不起眼的小玩意兒,問心鏡。
而他也明白了余琛的意思。
——先前那冒牌的元始道尊生死的時候,余琛便打算從他身上撬開嘴,得到更多的情報。
可未曾想到,那能讓鐵石都開口的陰曹地府十八層地獄,竟然對這些冒牌貨的魂魄沒有絲毫的作用。
所以有了這般教訓的余琛,便刻意讓諦聽留下這太陰神君的活口——既然死人無法開口,那便讓活人開口就是了。
而問心鏡最大的一個限制就是,提問者的道行一定要高于被提問者,否則屁用沒有。
倘若是余琛來問,定然不會有任何結果,但若是諦聽來問,卻是正好——諦聽乃是天人之境,而這太陰神君雖然也是天人境的存在,但那是真正的太陰神君才擁有的威能,眼前這個冒牌貨雖然超越了道果境,但還遠遠不及天人之境。
這便意味著,諦聽問什么,她便要回答什么。
于是,諦聽開口了,將一切的疑惑盡數問出來。
“你是誰?”
“天界三十三重天,太明玉完天,廣寒之主,太陰神君。”
但就第一個問題,直接就給余琛和諦聽干懵了——不是,這怎么把自個兒也騙進去了呢?
余琛甚至又把問心鏡檢查了一遍,確定鏡子沒有出問題后才罷休。
一主一仆對視一眼。
——既然問心鏡沒有出問題,只能證明一件事,那便是眼前的太陰神君說的是實話,只不過是她所認為的實話。
和度人經觀看走馬燈的情況是一樣,走馬燈看到的是冤魂的記憶,問心境問的是被提問者的肺腑之言。
一般情況下,做不得假。
但倘若從一開始他們的認知便是錯誤的話,他們給出錯誤的回答也會被判定為真。
就像一個人出生了,在他長大的過程中,從來就沒有人告訴他是人,而是都稱他是豬,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他對這個“事實”已無比堅信,這個時候倘若讓他去面對問心境,他也只會說自己是“豬”。
也就是說……
眼前這位太陰神君并不認為她自己是篡位者,而是真真實實的天界神明。
余琛和諦聽的眉頭緊緊皺起。
諦聽又繼續問道,從她的誕生,成長,到成為所謂的“太陰神君”,以及她的酆都敕令從何而來,還有她口中的那位陛下……
任何疑問都沒有放過,盡數問來。
而隨著太陰神君的回答,她一生的脈絡被清晰的呈現在余琛和諦聽。
——太陰神君是被“創造”出來的,她的誕生,或者說整個天界所有神明的誕生都是被那位偉大的神庭帝主陛下所創造的。
而他們從一枚龐大的“池子”里出生,剛剛誕生的時候,也并非如凡人那般是哇哇墜地啼哭的嬰兒,而是一枚蒼白的,弱小的,沒有五官和四肢的事物。
在太陰神君的描述中,這個狀態被他們稱為“幼胚”,擁有天賦的幼胚,會被陛下所寵幸,成長,進化,最后賜予神職——便是那殘留在天庭的諸多神秘的神位。
至于這天界的天兵天將們,也是和他們一樣的幼胚,只不過因為沒有天賦,被那位陛下剝奪了神智,成為好似木偶一般的傀儡,受“天神”們驅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