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元子伸出手來,往虛空輕輕一點。
剎那之間,光暈涌動。
只看那翻涌的光芒之間,虛幻的三界呈現在幾人的面前。
盡管只有幾尺方圓,但其中卻蘊含了天地人三界的山川大河,城池宮闕,無數生靈。
龐雜的,難以計其數量的聲音,猶如蠅蚊環繞一般響徹在眾人的耳旁。
側耳一聽。
“怎么可能是真的呀若是真的,過往千年萬年,怎么可能完全沒有聽聞過余琛這個名字”
“就是,簡直就是貽笑大方,而且修行是要靠根骨天賦的懂吧你看現在那些天才子弟,哪兒有十多歲還沒有開始修煉的一個小小的看墳人,靈慧早已閉塞,根骨早已定型,怎么可能如那本紀中所說,一路橫推,君臨天下”
“可……我家老師認識一位大人物,據說是已經活了超過十萬年,他曾向那位老人家求教,那位老人家卻是承認了本紀真實……”
“哪位大人物”
“這個……老師不愿說。”
“那就是沒有!以訛傳訛罷了!”
“可……為什么呢如果說并不存在這么一個人,那上頭怎么會大張旗鼓發布這本《共主本紀》呢”
“造神唄,創造一個至高無上的神明,用來維持統治。”
“得了吧,他們沒必要這樣干,在絕對的力量鎮壓下,不需要這些貍狐哨。”
“……”
籠罩整個三界的幻影模型當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這樣的聲音。
都是三界的生靈在討論那位“共主”的真偽。
有人信,有人不信。
但這對于房中的幾位帝主而言,并不重要。
他們也不會小氣到和那些目光短淺的生靈計較。
對于鎮元子等人而言,他們需要的只有一個效果——余琛的名字,盡可能多的出現在無數生靈的耳朵中。
——無論是相信,敬佩,懷疑,不屑一顧……都不重要。
只要,所有人都在“傳頌”他的名字。
那才重要。
這就是共主本紀的真實目的。
不是為了歌功頌德,不是為了造神創神,更不是為了維持統治——三界的統治,無比穩固,三位帝主掌控著絕對的力量和無力,不需要任何里胡哨的手段輔助。
而所謂的“傳頌”余琛之名,也是余修和四位帝主商量過后的,認為能夠幫助余琛回到太初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頌名。
在練炁界的頂端,和世俗的情況,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別說余琛,哪怕是就是天人們,都已入道諸天,合道蒼穹。
因此哪怕除開他們自身的手段以外,也有一些在尋常生靈看來天方夜譚的本領。
比如一位天人,哪怕相隔在千千萬萬里之外,只要有人呼喚他的名字,冥冥當中都會有所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