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第三視角觀測著一切的余琛,有些看愣了。
他不明白,為何這滄海桑田大陣會讓所有的一切回到最開始的時候。
——或者說,他無法理解渾沌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但仔細一想,似乎也在預料之中。
按照先前所說,“混沌”脫胎于那唯一存在的“變化”的特質,那位偉大的唯一存在厭倦了孤獨和永恒不變的虛無,所以對任何的變化都產生了強烈的渴望。
而在祂本身分裂以后,混沌便繼承了這般本質和力量。
所以哪怕是死,他也要追求不停的變化。
這就對于像一般生命而言,生死高于一切那樣。
而所謂的變化,并非是一開始余琛以為的永無止境的向前發展。
哪怕是倒退。
哪怕是時光的倒流,同樣也可以被稱作為變化。
甚至是一輪又一輪的輪回,在那位“混沌”的眼里同樣可以被稱作為變化。
時至如今,余琛基本上已經可以看清未來所發生的一切——如果說滄海桑田大陣的力量,是將從時空亂海誕生之時所發生的一切,都記錄在其中,然后任意的回溯和重演的話,那么其中所已經發生的所有變化,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動和意外。
所以未來時空亂海的結局將會是——一次又一次的輪回和循環,從時空亂海誕生開始,到最后禁區出世,天敵復蘇,將整個時空亂海毀于一旦,然后滄海桑田大陣再度啟動,再度將一切歸零,重新開始。
而他繼續在第三視角所看到的一切,也印證了他的猜測。
在那無窮無盡的時空亂海誕生以后,混沌之力經過兩次的衰變,化作能夠被世界所承受的時間和空間之力,然后在無窮無盡的時空亂流當中,一次次碰撞與糾纏之下,世界誕生了……
一枚枚世界胚胎,憑空出現在無盡的時空亂流里,汲取時空亂流的力量緩緩成長,誕生智慧,得到神智,開始進化,演繹紛爭……
最后化作狩獵者陣營和世界聯盟兩大陣營,經歷了無數歲月恐怖的廝殺和大戰。
最后十七位古老者封頂,凌駕于諸天之上,格局方才稍顯穩定下來。
然后,為了保持時空亂海的穩定,雙方默契地達成協議——組建絕境戰場,將無數的世界兵力投入其中,在爭奪疆域的過程當中,減輕時空亂海的壓力。
再然后,禁區當中,已經失去了第一周目記憶的天敵再度為他的復蘇開始準備,他親手撕裂了進去的一角,讓禁區之外的時空亂流涌入一絲,然后無窮無盡的時空亂流在碰撞之間,誕生了那一枚世界胚胎——這就是太初世界的雛形。
最后,在太初世界的各種爭端當中,余琛是一位一位余孽的手中誕生,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
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上一次所發展的那樣,余琛從微末當中崛起,最后登頂至時空亂海的絕巔,成為了唯一的最強大的圓滿古老者。
而后所發生的一切也沒有什么意外——對戰天敵,結果被那超越一切的名為“源質”的力量,徹底摁在地上摩擦,被奪舍。
緊接著,天敵得到了余琛的身軀,復活過來,再一次將整個時空亂海完全毀滅!
又一次觸發了那滄海桑田大陣,將一切重新歸零。
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任何變化,如同一比一的復刻循環一般,再度輪回一次。
然后,從零開始。
這個時候,處于第三視角觀測的余琛,卻是已經皺緊了眉頭。
不對。
如果說眼前這被他所看到的一切并非是“虛假”,而是真實,那么在那無窮無盡的輪回和循環當中,所有的一切都早已注定。
不會存在任何一絲一毫的偏差。
哪怕就是其中任何一縷時空亂流的運動軌跡,都不會和第一次輪回有任何不同。
但眼前的情況,或者說,他所經歷的一切,卻并非如此!
——哪怕他前半段的經歷,和這第一輪回發生的所有事都對得上,但自打他踏入時空亂海以后,所有的一切都變了,他遇上了那些“第三類”。
所謂的“第三類”,就是不存在于輪回當中的存在。
在第一次輪回為模板的無盡輪回里,完全沒有他們的任何蹤跡和身影。
可在第三視角觀測的余琛,卻是早已經遇上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