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之后秦寶寶的敘述中,三個對梁州一知半解的人,這才明白了梁州古醫術的情況。
梁州對外讓人能記住的確實是古醫術,但與荊州的戲曲差不多,古醫術雖好且牛,但都是一脈相傳的。
好的古醫術大夫,都是有自己傳承序列的。
雖然現在梁州也有各種古醫術學校,但學校出來的,和有傳承的比起來,差的就太多了。
大部分從學校出來的古醫術大夫,在畢業后五年內都不會有什么職業上的晉升,只有積攢了一定經驗,將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實際運用了之后,這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
而同樣條件下,有傳承的只需要三年甚至兩年。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學校出來的人,在這條路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在梁州,真正好的古醫術大夫,也就那么多,算是比較稀缺的資源,根本不可能為太多的人服務。
但這也不是造成現在藥價貴的原因。
藥價貴,是因為中州所研究的新一代醫術。
因為古醫術的局限,中州在結合各州的人才后,研制出了新一代醫術。
新醫術對大部分普通病癥都有標準的藥物可以治療。
甚至一些古醫術都很難醫治的病癥,新醫術都可以制造出對應的藥物來緩解。
但新醫術也有缺點,那就是十個病人,它都會用同一種方法治療,病癥之間的細微差距,不在考慮中。
所以時常就會出現得了同一種病的人,用了同樣新醫術藥物,有的治好了,有的沒治好。
而這種情況,在古醫術上不會出現。
每個病人,古醫大夫都會望聞問切,確認具體情況后,根據個人的情況增減不同的藥材。
總的來說,新醫術手法雖然糙,但卻可以極大的減少對大夫的需求,普適性廣。
古醫術治療精準,但每個人都需要大夫來問診,對大夫的需求太大,只能做針對性的醫治,不具備普適性。
這種情況下,大夏雖然注重古醫術傳承,但也只能全面推廣新醫術。
久而久之,人們口中的就醫,指的就是用新醫術看病,吃藥。
也就是在梁州這種古醫術的發源地,新醫術的影響才能小點。
在青州、揚州等州,基本吃藥看病,都是新醫術。
這么一家獨大的情況下,特殊藥物價格的高昂,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聽完秦寶寶的解釋后,陳樹人也有些無話可說。
你說新醫術藥物貴吧它卻能給你治療的希望。
你說古醫術好吧你卻連找到好大夫的機會都很渺茫。
孰對孰錯
陳樹人在梁州的第一頓飯,就在這樣的討論中,度過了。
之后約好第二天見面的時間,秦寶寶就回了自己在梁州的家,陳樹人三人則在一家酒店入住。
躺在酒店床上,陳樹人還是在想著今天的那個買藥的工人。
“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嗎”
既然都已經是能批量生產的藥,為什么要賣那么貴
物依稀為貴,病也因為罕見,所以就要花更多的錢
陳樹人不明白,所以想做點什么。
第二天一早,陳樹人就給孫文打去了電話。
“喂,樹哥啊嘶頭有點疼,昨天喝太多了,怎么了,有什么事”
孫文有些迷糊的聲音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