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火”
就跟這個年代流行的排隊槍斃戰術一樣。
憑前裝滑膛炮的裝填效率,威脅最大的齊射機會只有一次,靠的越近命中率越高,殺傷力越強
海上的炮戰不僅僅是裝備和炮術的對決,更是勇氣的激烈碰撞。
而個人的勇武在火炮的偉力下根本不值一提。
轟轟轟轟
七門6磅炮的聲勢比起對方的12磅炮確實弱了太多。
靠著更高的命中率才勉強扳回一城。
一發炮彈有如神助,恰巧打斷了嚴厲號前桅桿上一根吊著帆桁的吊索。
導致縮帆50的上帆和沉重的帆桁一起重重砸落下來。
殺傷人員還是其次,關鍵在于嚴厲號機動性損失小半,在短時間內絕對無法彌補。
“干得漂亮開炮的炮組在戰后額外獎勵兩桶朗姆酒”
海盜船上一片歡呼。
就是這一炮,讓他們逃生的可能性又提升了幾分。
下一刻,正處于下風位置的食人鯊號,就被雙方開炮時騰起的硝煙淹沒。
但正規皇家海軍學院出身的拜倫,最清楚雙方目前的處境。
“占據上風位置,就牢牢占據了戰術優勢,即使巡航艦損失了部分機動性,但封鎖食人鯊號依舊難度不大。
接舷戰肯定不可避免。”
什么叫占盡上風
這個時候的嚴厲號就是
戰艦格斗時有一個相當于武技起手式的戰術動作叫做搶風。
誰能在戰斗時占到上風,也就是從風吹來的方向發起攻擊,誰就能在戰斗中占盡各方面的優勢。
直觀上更容易用拋物線,擊中下風對手的水下船體,火炮發射的濃厚硝煙也會被吹向下風。
根本原因則在于只要占據上風就擁有了能追、能逃的“戰術機動性”。
因為當風吹過上風的戰艦時,就會被戰艦林立的桅桁帆索給攪亂。
好像大河中矗立的一塊磐石那樣,水流過這里時就會形成一大片混亂的“尾流”。
湍流區向下風延伸的長度,一般可以達到戰艦帆裝高度的四到五倍,約為200米。
而在炮戰時,下風的戰艦就正好處在上風戰艦造成的這片湍流中,造成下風戰艦機動力的大幅降低。
也就是說上風戰艦會加機動性buff,下風戰艦則加機動性debuff。
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風力變化,陷進風力湍流中的下風戰艦,就算是想跑都跑不掉。
現實戰況的發展跟拜倫預想的完全一樣。
又經過幾輪炮手們的自由射擊,已經距離食人鯊號極近的嚴厲號,轉動舵輪向著海盜船狠狠撞了過來。
“接舷”
“陸戰隊,投索”
十幾根系著粗大繩索的鐵質勾爪被海軍士兵用力投擲過來,牢牢勾住了食人鯊號的舷墻。
同時,船上能容幾十人并排站立的帆桁,也已經橫在了兩條戰船的上空。
有不少性急的水手,將水手刀咬在口中,抓住系在帆桁上的繩索便像蜘蛛一樣飛速蕩了過來。
顯然,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
在這個年代的海戰中,火炮并不是決定性的力量,遠遠沒有未來“戰爭之神”的赫赫兇威。
除非能用拋物線彈道,恰巧擊中位于水線之下的彈藥庫,引起整條船殉爆。
否則,靠著這些實心的鑄鐵疙瘩,把一艘木船打成蜂窩都未必能將之擊沉。
接舷戰才是能決定戰斗勝負的正菜。
甚至有各國的軍事專家稱呼海戰為海上攻城戰,船上搭載的陸戰隊成員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海盜十誡戒律六延誤戰機者,臨陣逃脫者死
在海盜們列隊發動一次火槍齊射,用熾熱的鉛彈風暴為海軍們舉行過歡迎儀式后,血腥的白刃戰正式開始。
“有我無敵”
“殺所有海盜一個不留”
槍林彈雨中,一個身披銀色鏈甲,手握雪亮登船斧的魁梧海軍尉官,從嚴厲號上縱身跳過舷墻。
像旋風一樣撲向甲板邊緣早已嚴陣以待的拜倫。
此時,距離天氣直覺感知中的天象變化還有十分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