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艦松開后桅上帆的一道縮帆穗,跟緊先導艦,守好方位線,為后方戰艦做好標度尺。”
“三號艦位置最關鍵”
隨著這一條條命令通過鯨歌下達下去。
本來手忙腳亂的幾條海盜船立刻有了主心骨,漸漸融合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
“還不是無藥可救,否則想要獵殺紅胡子,難度又要增加不少了。”
看著眼前初步形成的戰列線,拜倫滿意地暗暗點了點頭。
指揮一支艦隊跟指揮一條帆船差不多。
就拿船上由上百根纜繩組成的索具系統來說。
大多有知識的現代人看一眼那些亂七八糟的帆索都會頭暈眼花,難道不識字的水手就能記得住
同樣不可能。
索具就像計算機程序,構成極為簡單只有0和1動支索和靜支索,但組合卻異常復雜。
好在,一條船是由上百人操作,每個人只需要負責其中的一根繩子。
帆纜水手只要按照規定,記住當帆纜長吹什么樣的口哨,或叫罵什么樣的口令時,自己該拉緊或放開手中的那一根繩子就可以了。
只有帆纜長才是花了一輩子時間在海上去反復實踐,熟悉并懂得全體索具用法的那個老海狗。
戰艦指揮也是一樣的道理。
只需要一個系統性的指揮網絡,將所有戰艦都統合起來,讓每一個戰斗單元在正確的時間干正確的事情,就是最大的勝利。
而此時的拜倫就是這個指揮體系的大腦
身處最佳“觀眾席”,讓他看的格外清楚。
短短十分鐘之后,灣民的大海盜艦隊就形成了一條相對嚴整的“簡配戰列線”。
灣民一方雖然艦船要少一艘,而且沒有任何一條船的火力,能比肩復仇女神號這等三級艦。
但本就內部關系良好,互相信任,還有鯨骨護符鯨歌這種小范圍的即時指揮系統,看起來更像是一支正規軍。
反觀紅胡子一方,不僅各懷鬼胎,而且使用的還是落后的旗語。
疏于訓練配合,根本排不成同樣的戰列線,更打不了逆風局。
這次優勢真的在我
在拜倫指揮下,那一條嚴整的戰列線忽然主動脫離了頭號目標復仇女神號的下風。
因為“仇恨標記”的效果還在,當戰列線乘著風拉開距離時,這艘三級艦也立刻被動加速,離開自己本來就不嚴整的陣型。
暴露在了灣民艦隊黑漆漆的炮口之下。
此時,全體戰艦才再次戧風突進,殺進了對方的射程之內。
但那條區區不到三百米的尾流,已經再也無法威脅由六條戰艦構成的戰列線。
也就在這個時候,指揮官拜倫終于下達了開戰指令
“艦隊齊射,向我開炮”
“開火”
一整條戰列線上六艘四級艦或等同主炮齊鳴。
轟轟轟轟轟
橙紅的炮焰照亮了這片晦暗的海面,映紅了天邊的流云,也刺痛了所有敵方海盜的眼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