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這件被游街示眾的人皮,就在強烈的怨念下變成了一件詛咒之物假發、紅鼻子、衣服三件套。
也被叫做小丑服。
小丑的模樣才第一次在世界上誕生。
它會蠱惑人類穿上它,但一旦穿上衣服就再也不能脫不下來,而是會和穿戴者徹底長到一起,然后慢慢變成一個吃人的怪物。
直到下一次被殺死。
而且小丑服有嬉命的特性,隨著力量增強,可以戲弄命運,讓任何預言術都無法鎖定它。
恐懼的力量不斷被釋放,小丑的力量也在不斷增強。
最終污染了舊大陸上的一整座城市,將它的故鄉和誕生之地變成了巨大而恐怖的黑童話樂園。”
“不僅如此。
它還以樂園為媒介,打通了一條現實世界和源質之海的縫隙,讓歷史傳說中的許多黑暗童話,以那座樂園為核心入侵到了現實世界。
釀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超凡天災。
和圣遺物一樣,評級到了零級,就意味著嬉命小丑已經足以威脅到整個世界。
小丑這個形象也成了恐怖的代名詞。”
拜倫回憶起從小到大見過的各種小丑,下意識打了個寒戰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東西搞笑
他們結結實實踩進了人類的恐怖谷里好不好”
高塔序列的學者們將人類恐懼的事物從“最不像人”到“最像人”做了一個統計。
發現當事物“像人,但又不那么像人”時,能引發觀眾最強烈的恐懼。
這就是恐怖谷。
尸體、鬼魂、以及小丑都處于恐怖谷的位置。
然而,在主流觀念中,為什么舊大陸上的居民一提起小丑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喜劇角色呢
這是因為教會的守夜人部門,實在是想不出封印對方的好辦法。
只能調動白銀律法,付出巨大的代價,進行整個現實層面的模因修改。
從整個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底層出發,讓大部分人類不再懼怕小丑的形象,甚至強行與搞笑綁定。
當然這也導致了某種后果難料的副作用,叫做一種“記憶偏差效應”
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常常與事實不符。
比如明明記得一位名人已經在多年之前就已經死去,但是忽然之間又從報紙上看到他舉行追悼會的消息。
群體記憶和現實出現了嚴重偏差,仔細回憶,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同時,殿堂序列中也出現了小丑這個新的職業。
每一位給觀眾帶來快樂的小丑,都是一道用來封印嬉命小丑的堤壩。
即使如此,有學者做過問卷調查,依舊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堅定地表示他們害怕小丑。
這是人類最本能的求生反應,難以根除。
也讓那個恐怖的嬉命小丑有足夠的力量,時不時就會突破小丑職業的心靈防線。
一點點將他們轉化成和自己相似邪靈、怪誕。
被污染的小丑則會獲得基于消失、變化、預測、懸浮、透視這五種小丑戲法的詭異變種能力。
有時嬉命小丑還會響應儀式,將自己依附的那件詛咒之物小丑服的一部分,比如一根頭發送到現實世界。
形成各種各樣的次級詛咒之物。
號稱有人類,有恐懼的地方就會有嬉命小丑。
被這個詛咒之靈污染的墮落者,食骨小丑不會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而在見識過了克拉肯之觸、千面之蛇海德拉、創生之母莉莉絲這些超規格的存在之后。
拜倫懷疑,嬉命小丑恐怕已經觸及到那種超規格的層次。
并且不像是那些死去的紀元之前的存在,它依舊還活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